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心肌细胞裂解成分作用下超微结构改变,了解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对MSCs分化的诱导作用。 方法:分离并裂解新生大鼠的心肌细胞;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将分离的MSCs分3组培养:仅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诱导后用普通培养基培养(5-aza诱导组);含有心肌细胞裂解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培养组)。培养1周,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抗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及抗分化决定簇31(CD31)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并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对照组MSCs无明显的肌样细胞或内皮样细胞形成,抗cTnT和抗CD31染色阴性。5-aza诱导组部分MSCs分化为肌样细胞,电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器空化,抗cTnT染色阳性,但细胞增殖缓慢。心肌细胞裂解成分培养组的MSCs分化为肌样细胞,电镜下可见肌丝样结构,抗cTnT染色阳性,细胞增殖旺盛,另见部分MSCs分化为内皮样细胞,形成内皮细胞特有的胞质突起和质膜小泡等超微结构,且抗CD31染色阳性。 结论:含有心肌细胞裂解成分的培养基可以诱导MSCs向心肌样细胞和内皮样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42.
4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血栓性疾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即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室重塑、心力衰竭,剥夺了无数人的生命。冠心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受到了严重影响。据估计有超过400个基因可能调控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如脂质代谢、炎症、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等[1],但多数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可能很小。一些研究报道与凝血过程相关的蛋白(如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44.
45.
孤儿药缺乏一直是罕见病治疗中的瓶颈问题,孤儿药市场具有极高的商业潜力.目前全球范围内多个国际组织合作简化孤儿药专利申请过程,推动孤儿药研发、上市加速发展.中国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NRDRS)队列研究项目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可最大程度地为孤儿药临床试验提供便利.罕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将为孤儿药的研发提供新的策略和切入点,尤其是孤儿药中的基因治疗和酶替代疗法,其作用靶点极大依赖于对罕见病致病机制的了解.除此之外,罕见病机制的研究也将推动常见疾病药物适应证拓展,使部分常见疾病药物重定位为孤儿药.相应地,罕见病致病机制也可能为常见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对于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治疗效果、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的新药,罕见病致病机制也可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有助于解释其作用机制.此外,由于孤儿药批准、上市速度远优于常见疾病药物,许多药物最初作为孤儿药上市,但后期适应证拓展使其同样可用于治疗常见疾病,有力推动了制药产业的发展.在精准医学思想的指导下,随着中国NRDRS的建立及完善,罕见病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将日趋分明,这将有效助力孤儿药的研发,进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整体迈进.  相似文献   
46.
47.
<正>冠心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冠心病患者也在增加。为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本研究分析了本院65岁以上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  相似文献   
48.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是由不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沉积于心肌间质所致。ATTR-CM发病率估计不到1%,为罕见病,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肝移植术是最早的有效治疗ATTR-CM的方法,但仍存在术后疾病进展和供体等待的局限性,因此新型药物可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氯苯唑酸(tafamidis)、二氟尼柳(diflunisal)、patisiran和inotersen等作为目前临床治疗ATTR的主流药物,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其中氯苯唑酸于2019年5月成为首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该文针对目前国内外ATTR-CM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何以仁心     
<正>人们对探索未知世界时的失败常常宽容,或者说允许和不怕科技创新中的失误,但很少听到对医生的工作也能如此理解和体谅,因为医生的诊疗活动直接与患者的健康关联,甚至性命攸关。生活中我们享受的所有服务,几乎都能以等价形式体现消费的交易特征,独独医患,不能,也不可以。患者,因病痛求助医生;医生,因使命和职责,为患者提供治  相似文献   
50.
运动处方是心脏康复的关键环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应将基本指导原则与患者自身的情况相结合,贯穿心脏康复全程。Ⅰ期康复以被动运动和床边运动为主,可视患者情况增加运动量;Ⅱ期康复经典流程包括准备活动、训练阶段和放松运动。针对每一流程,制定运动处方时都用包括运动的形式、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和女性,运动处方的策略需要适当调整。Ⅲ期康复的关键是维持已形成的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