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医药卫生   334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核素全身骨显像鉴别诊断肋脊关节骨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放射性浓集灶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对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受累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以同期高分辨率CT、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核素全身骨显像中肋脊关节骨异常放射性浓集的特点,探讨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中,54例(54/60,90.00%)存在骨转移瘤。骨显像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灶呈中心靠肋骨侧和中心靠椎体侧,呈现为横向和纵向条形。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骨显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59.26%(32/54)和83.33%(5/6);将横向条形浓集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29.63%(16/54)和100%(6/6);将中心靠肋骨侧浓集或横向条形浓集均定义为骨转移瘤阳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89%(48/54)和83.33%(5/6)。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显示肋脊关节处放射性异常浓集,尤其当病灶中心靠肋骨侧和呈横向条形浓聚时,应高度警惕骨转移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右心房占位性病变临床常见类型、超声影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右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右心房占位性病变的类型及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79例右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肿瘤者70例(88.61%),另9例(11.39%)为非肿瘤患者。右心房占位性病变中,良性肿瘤多为黏液瘤、血管平滑肌瘤、脂肪瘤等,超声显示多数瘤体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有明显活动度;恶性肿瘤多为肝脏转移瘤、肾转移瘤、肺转移瘤等,超声显示多数瘤体的形态不规则,造影有明显增强。右心房良性肿瘤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二维测量长径/短径明显高于右心房恶性肿瘤患者(P<0.05);且右心房良性肿瘤占位性病变(A1)与毗邻心肌(A2)的增强剂峰值强度A值的比值明显低于右心房恶性肿瘤(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对右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88.57%,灵敏度87.8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右心房占位性病变类型与病灶良恶性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03.
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诱导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孵箱中一定的时间,细胞模型形成缺氧损伤,分别用HE染色,电镜,TUNEL法,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凋亡的发生的情况。结果:在缺氧培养一定时间后,用上述方法均观察到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缺氧一定的时间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凋亡需结合形态学及定量测定作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MDA受体I型亚单位(NR1)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LMWH对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1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MCAO组)和LMWH干预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再灌注后6h、24h、48h、96h处死。进行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NR1 mRNA。结果MCAO组大鼠大脑皮质梗死灶的凋亡细胞和NR1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而LMWH干预组未能阻止再灌注后凋亡的发生,且阳性细胞数48h最多,与6h、24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MCAO组比较有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再灌注后脑组织中NR1 mRNA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抑制NR1 mRNA的表达,抑制缺血半暗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儿心量表”修订后《中国儿童发育量表》的结构效度及校标效度,为制定全国常模以及诊断性发育量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地区抽样人群中,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初始修订表进行测试;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确定量表的结构及结构效度;以Gesell发展量表为外在校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共测试0~84月龄儿童2 779名,男童1 468名,女童1 311名。男:女比为1.1∶1,按项目实际受试人次计,共测试77 329人次。具有鉴别力的(CR值,P<0.05)项目占99.2%(259/261)。将量表每3个月的项目为一个整体(子集)进行因素分析, 9个子集的KMO值分别为0.938、0.954、0.933、0.932、0.940、0.942、0.948、0.976、0.956;旋转后提取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6.9%、 55.2%、57.6%、59.4%、50.5%、59.7%、61.0%、59.7%、59.2%。量表的5个维度与提取因子载荷匹配基本吻合。通过对以因素分析的9个子集进行强制性验证性因素分析,5个维度构想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良好。考虑发展量表特点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样本量要求,再将前后连续、相邻月龄项目进行组合即1月龄与2月龄,2月龄与3月龄之后以此类推,再进行验证分析,分析参数CFI及NNFI均大于0.9,RMSEA在0.08以下占79.2%(19/24),最大为0.98,仍提示五维度的构想合理。与Gesell量表的关系(Pearson)系数为0.637。结论 修订后《中国儿童发育量表》结构效度较高,测验项目鉴别力强,五维度的量表结构合理,符合诊断性发育评估量表参数,可作为制定全国常模的基础量表。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 探讨衢州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 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 月 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NSCLC 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PCR 荧光探针法检测EGFR 基因第18~ 21号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06 例NSCLC 患者总突变率为43.40%,第18、19、20、21 号外显子 突变率分别占突变总数的2.17%,41.31%,4.34%,52.18%,女性EGFR 基因的突变率高于男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 2= 5.52,犘=0.02),无吸烟史患者高于有吸烟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76, 犘=0.03),腺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0.59,犘=0.01),EGFR 基因的突变率与 NSCLC 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χ 2= 0.65,犘=0.42)。结论 衢州地区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以19 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为主,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的NSCLC 患者EGFR 基因突变率较 高,可接受以EGFR 为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织学类型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12 0891 04  相似文献   
107.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影像数字化的逐渐普及,医学图像数字化处理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实用技术。SPECT/CT是一台将CT扫描仪和SPECT显像仪同时安装在一个机壳里的多模态影像设备装置,因此执行检查时可以依次获得反映精细解剖结构的CT扫描显像、反映功能代谢的SPECT影像和复合型SPECT/CT融合显像。SPECT/CT应用范围广、诊断准确率及特异性高,在进行SPECT功能影像的同时,辅以CT解剖影像诊断,使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具有巨大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9.
110.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患者微波消融(MWA)术后血红蛋白尿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WA术后是否发生血红蛋白尿,将患者分为血红蛋白尿组(n=45)和无血红蛋白尿组(n=58)。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管瘤体积、天线插入数、消融时间与肝血管瘤患者MWA术后血红蛋白尿密切相关。血管瘤体积、天线插入数、消融时间联合评估术后血红蛋白尿效能,高于三者单独评估。结论 血管瘤体积、天线插入数和消融时间是肝血管瘤患者MWA术后发生血红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