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螺旋CT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胫骨平台骨折是刨伤骨科常见骨折之.骨折涉及关节面,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大.处理不当容易出观膝关节僵直、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并发症。治疗上需解剖复位关节面、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坚强内固定及早期活动膝关节。要达到上述要求,术前必须制定准确的手术计划。螺旋CT扫描及二维、三维重建可帮助手术医生发现骨折、明确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对制定术前计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F-кB信号通路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l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BMP-2体外诱导鼠肌源细胞 C2C12 向成骨细胞分化模型,瞬时转染表达其下游效应物,通过实时RT-PCR 以及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其下游效应物Smadl与核转录因子(NF-кB)及其抑制剂(IкBα),研究 TNF-α和NF-кB对BMP-2-Smadl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TNF-α能够将Smadl(BMP-2的下游效应物)的活性从对照组的2.04倍降低至0.63倍.NF-кB过表达则将Smadl活性从2.04倍降低至0.39倍.蛋白质印迹实验可见,TNF-α能明显降低BMP2活化的C2C12细胞中磷酸化Smadl的含量,而RT-PCR研究发现其并不能改变Smadl的mRNA丰度.结论 TNF-α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其分子机制是通过TNF-α激活NF-кB而降低BMP-2信号通路中磷酸化的Smadl,进而抑制BMP-2-Smadl通路活性而发挥作用.提示持续性的炎症反应能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形成.  相似文献   
53.
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行设计,应用特制长缝合针、系列套管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52例半月板损伤。经半年以上随访,除1例过早去去具负重,2例关节屈曲稍受限外,其余产现例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详细介绍了该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出半月板解剖修复的临床意义、术后康复原则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4.
平时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告平时火器伤44例,在其初期外科处理中多未采用传统的“切除失活组织”(切除)的原则,而设计了“切开、引流”(切开)的处理方法,取得良好疗效,还对犬平时火器伤模型,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系统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伤道引流量及细菌定量计数等资料,结果显示:在平时火器伤的初期外科处理中,两种方法对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别,切开法在简化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切除法。  相似文献   
55.
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距(0、1mm),骨-外固定杆间距(10、25、40、55mm)的不同组合,将实验共分为9组(包括无骨折对照组)。应用MTS实验机(美国产)对每一标本进行轴向压、扭转、前/后、内/外侧弯等四种负荷下的力学测试。计算其刚度值,以此反映不同情况下外固定器的稳定性。对骨断端间距(g)与固定器与骨间距(b-r)进行2×4的析因分析。结果骨断端间距(g)的差异对抗压、抗前后弯、抗侧弯三种刚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为0);骨与外固定杆间距(b-r)的差异对上述三种刚度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于抗扭转刚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四种刚度来说,两处理因素间均无交互效应(P>0.05)。结论骨断端间距(g)和骨-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观察外固定器一期骨延长治疗火器伤骨折骨缺损的局部微循环变化。16只杂种犬,随机分2组。建立高速火器伤骨折缺损动物模型后,分别采用“外固定器一期骨延长”和传统的“早期石膏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在不同时间点对两组动物伤肢局部进行微循环测量。结果显示:(1)与普通开放性骨折不同,火器伤骨折局部血流量在3天内持续下降,以后逐步回升,至伤后6周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2)外固定器骨延长组和石膏组相比,骨折局部血流量恢复无明显差异。提示外固定器一期骨延长治疗火器伤骨折骨缺损对骨折局部血流量的恢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必需分子(NF-κB essential modulator,NEMO)结合的小分子多肽(NEMO bind-ing domain,NBD)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BMP-2体外诱导鼠肌源细胞C2C12向成骨细胞分化模型,外源添加TNF-α和/或BMP-2细胞因子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瞬时转染和基因测定,研究NBD多肽对抗NF-κB活性和改善TNF-α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ALP染色显示NBD多肽能明显阻断TNF-α对C2C12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而促进其分化,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显示TNF-α降低BMP-2活性从7.12倍到1.31倍,而NBD多肽使其恢复到6.7倍和mNBD肽恢复到1.4倍。[结论]TNF-α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生物机制是通过激活NF-kB阻碍成骨细胞的分化。NBD多肽具有对抗NF-κB活性和改善TNF-α抑制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单边外固定器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股骨转子下骨折一般指股骨小转子至股骨干峡部之间的骨折,约占髋部骨折的10%~34%。随着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生物力学的深人研究及内植物的发展,疗效不断提高。但对于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无法耐受大手术的麻醉、失血量及手术创伤,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为禁忌。同时老年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即使行坚强内固定亦不能保证术后可早期下床,内固定失败率较高;  相似文献   
59.
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早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交通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外科技术早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交通伤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70例膝关节交通伤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手术分两类①关节镜下修复重建手术.②关节镜辅助修复重建手术.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3例剧烈活动后膝部胀痛;2例膝屈曲100°,其余病例关节屈曲均在130°以上,无跛行步态,全部病例都已恢复原工作和运动.疗效评定优67例,良3例.结论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膝关节交通伤的早期修复重建,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继发性损伤.这一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助于减低交通伤患者的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骨延长术治疗火器伤骨缺损的病理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对火器伤造成的骨缺损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治疗的病理学和影像学变化,分析在骨膜损伤条件下行骨延长术治疗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成年犬38只,随机分成两组,制造犬股骨火器伤骨缺损模型,对两组动物分别采用外固定器行一期原位骨延长术和单纯骨折固定术治疗,治疗全程行X线检查、病理学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结果骨延长组动物8周内骨延长长度为(2.82±0.94)cm,平均为伤前股骨全长的19.3%(15.8%~21.4%)。骨延长组动物骨缺损区的延迟相放射性计数逐渐增加。两组动物骨折端的延迟相和血池相变化趋势一致,其放射性计数无统计学差异。骨延长主要的成骨方式是软骨化骨。残存骨碎片可能具有成骨能力。结论残存骨膜和骨碎片在骨延长的成骨过程中有明显作用。但在骨膜损伤的条件下,骨延长技术仍可用于其骨缺损的治疗,骨折端周围组织新生血管不仅为骨愈合提供了血供,而且为其提供了骨细胞的来源。操作正确的骨延长术对骨折端血供和骨代谢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