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26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院血液透析装置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血液透析装置质量管理工作在临床应用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医院血液透析装置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方法,为医院开展血液透析装置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期表现,具有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是评价心力衰竭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此开展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预后风险预测研究,对量化疾病风险、落实分层管理、优化临床决策、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全面提升我国急性心力衰竭医疗质量至关重要。近20年来,国外学者已开发出数十个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及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我国学者也开发出了近十个基于中国人群的预测模型,但目前国内指南中尚无推荐使用的急性心力衰竭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主要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重点概述现有模型局限性及今后发展方向,包括整合多源数据、挖掘新兴生物标志物、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优化机器学习方法、推进模型适用性调整及拓宽应用渠道等,以期为国内急性心力衰竭再入院和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3.
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有哮喘儿童1000万。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7月共收治24例哮喘息儿,患儿达临床缓解后随机分为2组,行雾化吸入的治疗组1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采用超微粉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丹参片,并考察其溶出特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丹参片制备方法制得丹参片DSP1作为对照品,用超微粉固体分散技术制得丹参片DSP2。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2种丹参片中的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含量,并在不同溶出介质测定各成分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采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SP1、DSP2的丹酚酸B含量分别为11.20,18.90 mg·g-1原药材,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为0.45,0.71 mg·g-1原药材;丹酚酸B、丹参酮ⅡA在0.1 mol·L-1的盐酸溶液介质中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分别为40,32,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中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分别为43,35,f2<50,两种丹参片的溶出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微粉固体分散技术能显著高丹参片中的丹酚酸B、丹参酮ⅡA溶出度,同时提高丹参药材的利用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一株海洋来源真菌Aspergullus versicolor NM-021杂色曲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方法,结合与文献报道的数据比对,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运用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了2个蒽醌类化合物2H-6-O-Methylaverufin(1)和6-O-Methylaverufin(2)。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和食管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1)。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包头地区HPV感染人群的分布情况及主要基因分型,为防治提出对策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12月检测HPV的就诊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同时采集其宫颈上皮脱落细胞,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调查的1 138例患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254例,感染率22.32 %;其中低危型感染率为13.59 %,高危型感染率为86.41 %;多重感染76例,占29.92 %。感染前5位分别为HPV16:19.69 %;HPV52:17.32 %;HPV53、HPV58、HPV42:11.02 %。年龄分组中,60~70岁组检测感染率最高,为32.69 %。就诊分布中,妇科门诊为226人(88.98 %)。就诊原因中,仅12人(4.72 %)主动进行HPV感染检测。结论:HPV感染主要以单一型感染为主,高危型感染占比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主动检测意识,利于HPV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7.
樊祥山  张丽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6):388-388,405,I106
患者女性,1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不能弯腰,行走时间稍长即感腰部剧痛。近20天双大腿内侧有时麻木。患者无发热、盗汗。查体:双肾区叩击痛( ),脊柱胸腰段略后凸,无侧弯,112、L1处棘突和两侧肌肉压痛( ),右骶髂关节处压痛( ),局部叩击痛( ),右髋关节活动时引起腰部疼痛,双下肢感觉存在,肌力Ⅴ级。X线和CT示T12椎体压缩性溶骨性破坏(图1)。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①112肿瘤;②嗜酸性肉芽肿。  相似文献   
88.
未经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FQ-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是反映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一般认为HBV-DNA载量高低对病情的临床严重程度没有影响[1].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乳腺实体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乳腺实体乳头状癌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归纳6例乳腺实体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例实体乳头状癌发病年龄49~72岁;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呈膨胀性生长,充填整个导管腔,形成实性片状结构.实性生长区域中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形成,轴心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或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神经内分泌标记出现不同程度阳性表达,ER、PR均呈阳性表达,CK5/6肿瘤细胞阴性,仅呈巢团周围肌上皮和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散在阳性表达,Ki-67呈低表达,c-erbB-2呈阴性表达.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客观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困难、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的应用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内科住院患者有关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