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73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的cDNA全长序列并鉴定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NYD-MLC2基因3′、5′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验证此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MLC2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630bp(GenBank/NCBIDQ140391),编码210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MLC2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9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MLC2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4.08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MLC2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药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淡色库蚊抗性相关基因--NYD-GB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验证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性相关NYD-GBE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糖原分支酶基因5′、3′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GBE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2070bp(GeneBank/NCBIDQ102393),编码68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GBE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和拟暗果蝇(Drosophilapseudoobscura)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82%和72%,与人糖原分支酶的基因同源性次之为60%。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GBE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7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GBE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 ratum Thunb.,又名白毛藤,多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常与他药伍用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此外还用于治疗疟疾、黄疸、水肿等。日本大阪中医药研究所对800种中药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发现只有白英对癌细胞抑制率为100%,且对正常细胞无任何影响。施文荣等[1]研究表明白英水提液对HL-60细胞既表现为短时间作用后的细胞杀伤,也表现为药物持续作用后的增殖抑制。笔者研究了白英水提物及含药血清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并以肉瘤S180及肝癌H22荷瘤小鼠为模型进行了体内抗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 30例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每组各15例。镇痛药物Ⅰ组为芬太尼20mg/L,Ⅱ组为曲马多20g/L。参数设置:负荷剂量2ml,持续输注剂量1ml,单次给药剂量1ml,锁定时间5min,每4小时最大限量30ml。负荷量注射完毕后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开始后12、24、36和48h记录疼痛VAS评分、PCA需求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程度评分;术后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镇痛满意度NRS评分。结果 Ⅱ组病人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快于Ⅰ组(P〈0.01),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不同(P〈0.05)。结论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脏手术后病人,需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适宜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宫颈癌高发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以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下良乡35 ̄55岁的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癌症及子宫颈癌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进行宫颈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将该次筛查对不同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与历年来的襄垣地区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次筛查人群参与率为74.8%。患宫颈糜烂和滴虫感染的妇女分别占受检人群的48.3%和14.8%。最终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INⅠ的现患率为0.8%(10例)、CINⅡ0.7%(9例)、CINⅢ1.1%(13例)、子宫颈癌0.2%(3例)。该次单纯肉眼观察对CINⅡ和对≥CINⅢ病变的检出率略低于已往当地普查项目,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肉眼观察的宫颈癌筛查是可行的,单纯肉眼观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建议进一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蚊虫是疟疾和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蚊虫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蚊媒传染病的发病率。目前,蚊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但杀虫剂大量和不合理的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使蚊虫普遍产生了的抗药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既安全环保又高效的蚊虫防治措施的开发成为可能。利用转基因技术防治蚊虫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方法,包括昆虫不育技术、RNA干扰技术、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释放技术和基因改造技术,通过降低野外蚊虫种群数量或传播疾病的能力,达到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目的。本文对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该技术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恶性疟原虫(P.f.)对喹啉类药物的抗性是一个世界关注的问题,但抗性机制仍不清楚。有报道认为抗性和原虫的pfmdr1基因有关。以前对pfmdr1基因的研究都采用实验室选育的P.f.,它不能完全代表自然界的P.f.,作者从在非洲感染P.f.后回到法国的旅游者获得P.f.新鲜分离株,以此探讨自然界的P.f.抗性和pfmdr1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和硬膜外阻滞(EB)对非气管插管肺叶切除术患者镇痛和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VB组、EB组和全身麻醉(GA)组。比较各组患者围手术期镇痛和芬太尼追加量情况、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结果?3组术后1?h、2?h、6?h、12?h、24?h和48?h VAS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3组芬太尼追加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高于TPVB组、EB组(P?<0.05)。3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CD3+CD4+、CD3+CD8+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有差异(P?<0.05),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3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CD3-CD16+CD56+、CD19+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无差异(P?>0.05)。3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IgG、IgM、IgA在不同时间有差异(P?<0.05),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无差异(P?>0.05)。与EB组比较,TPVB组患者围手术期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于非气管插管肺叶切除术患者,TPVB和EB均能提供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同时TPVB术后镇痛时间更持久,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Westerm-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水平随野黄芩苷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结论: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野黄芩苷治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