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82例AE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同期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82例AECOPD患者中有41例存在肺动脉高压,另外41例及健康志愿者未发现肺动脉高压.无肺动脉高压组和肺动脉高压组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和加重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作为分别体现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动脉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复杂的病理学改变,涉及大小气道(慢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实质(肺气肿)及肺血管.除肺脏本身的病理改变外,COPD还可导致显著的肺外效应(systemic effects),如体重减低、骨骼肌萎缩、骨质疏松、抑郁、慢性贫血等~([1]).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6例输尿管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通过超声检查、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输尿管镜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术前诊断符合率为93.8%(15/16)。除1例行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息肉外,其余均为输尿管肿瘤。全部肿瘤患者除1例外,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和膀胱袖状切除。结论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是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背景与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内皮细胞损伤被认为是动脉硬化的始动机制之一。本研究观察了OSAHS患者循环中凋亡的内皮细胞与血管收缩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4例确诊OSAHS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在基线以及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8周后测定臂动脉血流介导扩张(反映内皮依赖臂动脉扩张的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循环中凋亡的内皮细胞。结果:  相似文献   
65.
T淋巴细胞及其产物在支气管哮喘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证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存在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产生。活化的T细胞及其产物对其它炎症细胞的迁移、募集和活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启动和维持哮喘气道炎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6.
类固醇低敏感型哮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全球哮喘创议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的定义,大多数哮喘属于发作性、轻度持续性或中度持续性。严重持续性或“难治性”哮喘仅占少数,但治疗却最为困难,是哮喘死亡的高危病例。其中部分病例对糖皮质类固醇(简称类固醇)治疗的反应性很低,被称为类固醇抵抗型哮喘;而另外一些病例只对较大剂量的类固醇起反应,被称为类固醇依赖型哮喘。考虑到所谓的类固醇抵抗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反映了类固醇剂量反应曲线的偏移(在体外表现为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所需的类固醇剂量增加)[1],因此在1996年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上[2],与会专家…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呼吸专科医师临床实践中对于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诊断和评估工具应用现状,为推广实施诊疗规范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中国慢阻肺联盟(含94家单位)、北京市慢阻肺联盟(含108家单位)和中国基层呼吸疾病联盟(覆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呼吸专科医师发放和回收由研究者自...  相似文献   
68.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发病基础为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和支气管阻塞的相互作用.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在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抗炎治疗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9.
文献阅读与英文缩略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缩略语为AJRCCM)主编Tobin曾在该刊撰文,专谈缩略语的滥用问题。他认为在一篇文献中,缩略语不宜超过2—3个,否则将大大减慢阅读速度,减少阅读乐趣。英文为母语的人尚怕缩略语,更何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必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美洛西林与哌拉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试验药美洛西林,静脉滴注,每次4g,每日2次,疗程7-14d。对照药哌拉西林,静脉滴注,每次4g,每日2次,疗程7-14d。结果:试验药对照药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3.3%和80.0%。细菌清除率为82.6%;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6.7%与76.7%。细菌清除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及9.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美洛西林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