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比较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胃癌组织内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midine dehydrogenase,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等5-FU相关代谢酶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9例)和直接手术组(10例),对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组织标本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TS?DPD?TP和MTHFR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分为:化疗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2例),有效率69.2%;化疗前有效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均低,其中DPD差异较明显(P < 0.05);化疗后有效组TS?TP?DPD表达较无效组低50.3%?51.3%和31.2%(P < 0.05);有效组TS和TP较化疗前分别下降38.6%和48.7%(P < 0.05),而无效组则前后变化不明显(P > 0.05)?结论:介入化疗前肿瘤内DPD表达或者介入后TS?TP?DPD表达以及介入前后TS和TP表达变化程度与化疗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预防吻合口反流的方法 及术后吻合口反流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8月-2008年7月,我们采用经左胸行食管癌切除,不切开食管上三角区胃经食管床左颈部胃食管粘膜包套式吻合术613例回顾总结.结果 吻合口反流66例,发生率10.8%,明显低于文献报道,且经及时处理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 胃经食管床颈部胃食管粘膜包套式吻合法能有效预防吻合口反流,出现反流后采取半卧位睡眠和应用促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综合方法 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3.
1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视物双影1d"于2011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呼之不应,约2min后清醒,但醒后自觉视物双影,5min左右视物双影症状消失,共发作5次。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时BP:135/75mmHg,伸舌左偏,右侧指鼻试验略差,左侧病理征阳性,余无阳性体征。头部MRI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左侧小脑半球、双侧丘脑多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见图1)。头部MRA显示右侧椎动脉纤细、基底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E-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选择素(E-selectin)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选择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E-选择素mRNA与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均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E-选择素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疾病进展、预测侵袭转移、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生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人恶性淋巴瘤细胞Raji长春新碱(VCR)耐药株Raji/VCR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大剂量VCR间歇诱导法建立耐药株Raji/VCR。MTT法测定其对VCR、足叶乙甙(VP-16)和阿霉素(ADM)的药物敏感度,Real-time RT-PCR法测定细胞DMR1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表达和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结果:历时近8月建成人恶性淋巴瘤多药耐药株Raji/VCR,其对VCR、ADM、VP-16的耐药倍数分别为8、5和3。Raji/VCR的DMR1mRNA及P-gp表达明显高于亲本细胞,而细胞内DNR浓度明显下降。结论:耐药株Raji/VCR具有多药耐药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可用于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7.
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以影响卒中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延缓恢复过程,不利于患者的愈后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的疗效、机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此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98.
以聚氯乙烯(PVC)医疗器械为例,介绍了PVC材料在生产、使用和废弃阶段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阐述了选购安全的替代品替代PVC医疗器械,不但可以避免PVC医疗器械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还能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99.
浅谈21世纪中医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面对21世纪知识信息化、经济市场化、全球合作化的时代,中医药何去何从,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文章就21世纪中医药发展的现状、问题、可能的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几点想法,并对此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00.
浅谈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生物医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新的医学体系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结合、融汇了中医药知识和西医药知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防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以新的医疗思维与模式服务于人类健康,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丰富了世界医学科学。文章简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发展现状,提出了改变中西医结合医学现状的措施,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医学发展新模式给了中西医结合的更多机遇,应寻找更新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基础性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