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双相气道正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双相气道正压 (BiPAP)是一种新型呼吸支持模式 ,在BiPAP模式下不仅患者的自主呼吸不受限制 ,而且通过调整压力或时间参数就可以实行由控制通气向各级通气支持水平的转换和由控制通气模式向自主呼吸的平稳过渡 ,而不需要向任何其它模式的转换[1,2 ] 。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中全程应用BiPAP通气的可行性和效果。对象与方法  1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均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男 9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70± 11)岁 ,均行气管插管接DragerEvi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式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体心理干预,由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座谈探讨骨折的有关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干预。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入院第7天、第14天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集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运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防范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订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全员培训,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控制效果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中,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的病死率约为 10 % ,其死亡的主要病因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 ,生长繁殖 ,产生强烈的痉挛毒素 ,侵袭神经系统而致 ,引起喉痉挛、抽搐、缺氧及严重肺部感染及全身衰竭而死亡。我们针对破伤风死亡原因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 ,及时救治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了病死率 ,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4~ 1998年收治破伤风 88例 ,男 48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34.2 5岁。治愈 6 7例 (76 .14% ) ,好转 8例(9.0 9% ) ,未愈 (包括自动出院 ,拒绝治疗者 ) 11例(12 .5 0 % ) ,死亡 2例 (2 .2 7% )。2 护理对策2 .1 减少刺激 …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治疗学基础知识(六)其他支持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吸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 10例 ,使用BicoreCP 10 0呼吸力学监测仪进行呼吸力学监测。首先测定PEEPe为零时的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表示为PEEPi,dynz) ,再以PEEPi,dynz的 0 %、4 0 %、60 %、80 %和 10 0 %随机设置PEEPe ;在每次改变PEEPe水平 30分钟后 ,测定呼吸力学及其它指标 (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 )。结果 患者呼吸功 (WOBp)、压力时间乘积、食道压差和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i,dyn)在加用PEEPe后即明显降低 ,而且随着PEEPe的增加继续下降。当PEEPe加至PEEPi,dynz的 80 %和 10 0 %时 ,呼吸机做功显著增加。WOBp的变化和PEEPi,dyn的变化之间有非常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结论 PEEPe可降低WOBp ,并且是通过降低呼气末肺泡与中心气道之间的压力差来降低WOBp的。  相似文献   
17.
患,男,66岁。8年前因生气而出现双下肢强直、痉挛性抽痛,每次数分钟自行缓解,不伴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每周1~2次,后增至每日数次。脑电图示轻度异常,给以苯妥英钠等口服无效。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于6年前出现持续性下肢僵硬、无力、走路不稳,踩地有踏棉絮感,顷脑CT示双侧基底节区有腔隙性梗死而按脑梗死治疗,无效。3年前起需扶杖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尿激酶动脉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糖皮质激素、理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治愈7例,死亡1例。上述治疗对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有治疗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管插管 (以下简称插管 ) ,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维持有效的机械通气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是维持患者有效通气的一种手段。但在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可出现插管意外脱出现象 ,轻者造成气道痉挛 ,气管损伤。严重时 ,尤其是病情不稳定 ,无自主呼吸的患者 ,由于突然中断人工通气 ,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根据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的意外脱管现象 ,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有效地避免了脱管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我院RICU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10月 ,进行…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发病时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讨脑卒中发病的时间性规律,对1997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31例脑卒中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脑卒中病人发病有明显的时间性变化。脑梗死发病的时间性变化不明显,脑出血多发生于第1、第4季度。脑梗死病人中男性发病多在第1、第2季度,女性发病无时间性变化;脑出血病人发病的时间性男女无差异(P>0.05)。提示第1、第2、第4季度应加强自我保健,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