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5、IL-4、IL-2)的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1例子宫颈癌患者和51名体检健康女性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6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子宫颈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除TNF-α以外其他5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 Th1/Th2比率倒置,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各细胞因子表达在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的失衡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逃逸,这可能是导致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调节Th1/Th2的平衡状态将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92.
Pdcd4是一个新的肿瘤发生、肿瘤进展和肿瘤浸润的抑制基因。最近,翻译紊乱逐渐被认为参与癌症发生。而且,使用哺乳动物雷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物抑制翻译是一种有希望的癌症治疗方法。Pdcd4与翻译起始因子eIF4A和eIF4G结合抑制mRNA特异方式的翻译,抑制促肿瘤发生,如活化剂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依赖的转录,非停泊性生长和浸润的激活。Pdcd4革巴定翻译的mRNA特异性取决5’非翻译区结构和序列特异性。Pdcd4表达下调伴随疾病的进展。在癌症产生期间,Pdcd4是怎样被灭活的目前还不清楚。笔者报道TPA激活Akt和p70S6K,Akt和p70S6K参与Pdcd4蛋白的降解。除了Akt/p70S6K信号转导外,分裂素活化的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激酶(MEK)-ERK途径对于促癌剂诱导的下调也是必需。体内和体外Pdcd4蛋白的降解均发生在小鼠皮肤癌发生过程中产生的乳头状瘤上。而且,Pdcd4表达水平预示小鼠产生肿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应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Ab)Sc3A及其F(ab′)2作为导向治疗剂,加rHuIFN-γ治疗荷人结肠癌裸鼠获得明显的抑瘤效果。结果表明,rHuIFN-γ+131I-Sc3AmAb或131I-F(ab′)2的抑瘤作用分别为84.5%和91.9%,明显优于PBS+131I-Sc3AmAb或131I-F(ab′)2治疗组(分别为69.6%或60.5%);F(ab′)2组优于完整的mAb组,提示IFN-γ具有良好的导向辅佐作用。上述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与探讨榄香烯逆转肺癌化疗耐药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分别从体外、体内研究榄香烯逆转化疗耐药的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由含药血清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的增殖率;通过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予榄香烯及多柔比星进行处理,最终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细胞研究结果显示,榄香烯、多柔比星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的Optical Density光密度值(OD值)均小于模型组(P0.01),而榄香烯组OD值高于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多柔比星组OD值高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动物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1),而多柔比星组的抑瘤率高于榄香烯组(P0.01),低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结论:榄香烯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且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背景:细胞的多倍性是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不仅影响组织器官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是某些应激条件下代偿性的表现,和发生某些病理过程的基础,尤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的:优化SP600125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模型,探讨姜黄素对此多倍体化逆转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不同浓度SP600125(15,30,60 mmol/L)分别加入细胞悬液中,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和浓度;将5,10,20 mmol/L姜黄素分别加入含有SP600125的细胞悬液中,培养72 h收集细胞。Annexin V-PI染色法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倍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30 mmol/L SP600125作用Dami细胞72 h,诱导的多倍体化细胞数量最多,并且cyclin D3表达最高;姜黄素明显逆转Dami细胞多倍体化,cyclin D3表达逐渐降低,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成功建立了Dami细胞的多倍体化模型,并确立了诱导多倍体化Dami细胞的SP600125最佳诱导时间和浓度72 h,30 mmol/L。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3的表达,逆转SP600125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  相似文献   
96.
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顺铂和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小时或常温处理,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高温作用后,顺铂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常温时的22.44μg/mL降低至11.74μg/mL;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IC50从35.43μg/mL降低至28.68μg/mL;42℃加热1.5小时联合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A549细胞可见凋亡形态,可见凋亡小体,同时有大量细胞坏死。结论低浓度榄香烯可以明显提高高温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7.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8.
雍履平用安脏达郁法治疗抑郁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志明 《中医杂志》2000,41(3):143-144
雍履平主任医师,行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抑郁症治疗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抑郁症多由先天遗传和后天长期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所致,临证常以安脏达郁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内源性抑郁症宜安脏达郁,兼心脑共调内源性抑郁症有单相和双相两型,双相为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单相以抑郁为主。其发作规律为夕轻晨重,症状表现为“三低三少”,即情绪低落说话少,语调低沉动作少,思维迟钝兴趣少;并伴失眠、厌食、性淡及躯体不适。严重者为精神病性抑郁症,可有自卑、厌倦、消极厌世、罪恶妄想、幻听、木僵、“扩大性自杀”和“曲线自杀”。雍氏从“神郁”辨治。治神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9.
杜仲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仲的水提液及水提液的不同萃取物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水提液在0.4mg/ml培养48小时具有最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的剩余水层仍保留与原水提液相似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表明杜仲中极性大部位可能含有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