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本文对 18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和 14例不稳定心绞痛 (U AP)患者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白细胞介素 - 12 (IL - 12 )水平 ,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事件患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 3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事件患者 32例 ,AMI患者 18例为 AMI组 ,UAP患者 14例为 UAP组 ,男 2 7例 ,女 5例 ,年龄 45~77岁。急性期死亡 4例。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 10例为正常对照组。血清 IL- 10、IL - 12活性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统计方法 采用 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 ,…  相似文献   
72.
1000例心导管检查中门诊病人518例,病种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1例,先天性心脏病74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87例,原发性心肌病7例,其他心血管疾病97例。共行左右心导管检查1257例次,冠状动脉造影62例次,其他心血管造影术929例次。发生并发症3.2%,死亡仅1例。总结了减少并发症的经验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74.
心肌疾病的心内膜心肌活检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7例临床诊断有疑难的心肌疾病,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疾病的性质及功能诊断,讨论此两种方法的应用指征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5.
测定65例心肌梗塞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心肌梗塞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较健康人为低;而载脂蛋白B100水平较高;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两者差别无显著性。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1和B100的含量具有同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用高果糖饮食饲养SD大鼠构建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继续用高果糖饮食喂养,并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分别加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比较干预后组间大鼠心脏肥厚指数及心肌结构上的差异.结果 高果糖饮食可成功诱导具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该大鼠模型心肌肥厚指数较对照组大鼠增加[(3.93±0.26)vs(3.12±0.24)mg/g,P<0.01)],心肌细胞肥大,结构紊乱.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均降低[(3.61±0.28)vs(3.93±0.26)mg/g,P<0.05; (3.53±0.21)vs(3.93±0.26)mg/g,P<0.01;(3.30±0.18)vs(3.93±0.26)mg/g,P<0.01],心肌结构有所改善;与非诺贝特组大鼠比较,非诺贝特加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进一步降低[(3.30±0.18)vs(3.61±0.28)mg/g,P<0.01],心肌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干预均可抑制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肌的病理性重构,合用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7.
冠脉侧支循环开放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半所作冠脉造影44例中,33例有狭窄性病变,共有超过50%狭窄的血管84根,其中10例共有17条途径的侧支循环开放。侧支循环来自通畅的血管者,心功能较好,运动负荷心电图可出现假阴性,一般不需作搭桥手术。  相似文献   
78.
布-加氏综合征临床诊断的探讨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姜德谦,文丹,吴小平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静脉造影术;诊断布-加氏综合征(BCS)是指由不同病因造成下腔静脉阻塞,伴有或无肝静脉阻塞,引起脏器瘀血受损的症候群。本文分析13例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BCS,探讨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下兔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及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干预3组,通过比较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血脂的变化、VCAM-1分子的表达进行研究,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用于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主动脉上VCAM-1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内膜增厚和平滑肌增生。吡格列酮还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无明显影响。高脂饮食刺激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增加,吡格列酮能显著减轻这种作用(0.78±0.16vs0.42±0.11,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减轻高脂饮食兔主动脉VCAM-1的表达,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干扰核转录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0.
对 4 0例健康人和 7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及血浆Ⅶ因子活性 (FⅦc)检测 ,结果表明 :冠心病组FⅦc高于对照组 ,急性心肌梗塞 (A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FⅦc明显升高 (P<0 .0 1) ,陈旧性心肌梗塞 (OMI)及稳定性心绞痛 (SAP)FⅦc亦明显升高 (P <0 .0 5) ,全部受检测者FⅦc与TG呈正相关 (r=0 .4 2 1,P <0 .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