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沉默后能否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孵育,及预先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pGenesil-1 LOX-1 shRNA后再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用RNA干扰抑制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后,显著抑制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这种诱导作用可以被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沉默抑制。  相似文献   
32.
背景: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作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参与血管性炎症和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调脂外抗炎症作用可能足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目的:验证氟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8/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购自美国ATCC公司.氟伐他汀原粉购自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按以下方法处理:①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细胞(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 mg/L).②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巾和抗体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③以核因子κB抑制剂PDTC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④以不同浓度(0.01,0.1,1 μmol/L)氟伐他汀干预后,再加入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蚩白干预.⑤空白组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榆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各剂量组(25,50,100 mg/L)均可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在25~50 mg/L剂量范围内旱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预先分别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中和抗体和核因子K B抑制剂PDTC干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均下调.予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干预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mRNA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独立于降脂外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小于45岁的AMI患者为中青年组(55例),大于60岁的AMI为老年组(67例);回顾性分析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规律、睡眠状况、饮酒、吸烟、社会劳动性质等)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多从事脑力劳动,体型肥胖,以高脂饮食为主,生活无规律,大量吸烟和酗酒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侧支循环少.结论不良生活方式是中青年人AMI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34.
高甘油三酯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c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浆凝血因子Ⅶc (FⅦ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 (PAI 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73例确诊CHD患者分为两组 :高甘油三酯组 (2 4例 ) ,正常甘油三酯组 (49例 )。 80例对照者亦分为高甘油三酯组 (40例 )和正常甘油三酯组 (40例 )。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测定采用酶法 ;PAI I及tPA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 ;FⅦc测定采用一期法。结果 :CHD患者及对照者中高甘油三酯者FⅦc、PAI I活性均有升高 ,tPA活性下降 ,其中高甘油三酯CHD患者改变最为显著 (P <0 .0 1)。结论 :高甘油三酯与FⅦc、tPA、PAI Ⅰ有明显相关性 ,高甘油三酯血症影响凝血纤溶功能  相似文献   
35.
背景 分形趋化因子通过介导炎症细胞的趋化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抑制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其对分形趋化因子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形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HUVEC随机分为:空白组(无TNF-α刺激和药物干预),TNF-α刺激组,TNF-α PDTC干预组(PDTC系核因子κB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NS398干预组(NS398是COX-2的特异性活性抑制剂).TNF-α 阿司匹林0 0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0 2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1 mol/L干预组,TNF-α 阿司匹林5 mol/L干预组,共8组,每组3例.分别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分形趋化因子(分形素)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 1)4 μg/L TNF-α使HUVEC的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 01).2)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阿司匹林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UVEC的NF-κB p65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P<0 01).3)PDTC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P<0 01).结论 阿司匹林通过NF-κB p65途径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 分形趋化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并可能借此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MDMs)表达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中的影响。方法提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得MDMs;分亚组用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干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亚组MDMs表达NF-κB亚单位P65(NF-κB P65),RT-PCR测定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分析比较ACS组与SA组间及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亚组间在表达NF-κB P65、MMP-9和TIMP-1 mRNA上的差异。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使ACS组及SA组MDMs表达MMP-9 mRNA下调;ACS组MDMs表达NF-κB P65下调;对两组中MDMs表达TIMP-1 mRNA无影响。ACS组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MDMs表达MMP-9 mRNA及NF-κB P65水平显著高于SA组。罗格列酮干预可抑制ACS组外周血MDMs的NF-κB活性,在转录水平上抑制ACS患者和SA患者的外周血MDMs表达MMP-9;但不影响TIMP-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否上调人单核细胞(THP-1)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CX3CR1的表达,及普罗布考、氟伐他汀干预对这种诱导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Ox-LDL刺激THP-1细胞及用不同浓度普罗布考、氟伐他汀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预处理细胞后再用OxLDL刺激,分别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X3CR1以及NF-κBp65的rnRNA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CX3CR1、NF-KBp65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Ox-LDL呈浓度依赖性诱导CX3CR1及NF-κBp65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②普罗布考、氟伐他汀可以押制Ox-LDL诱导的上述袁达;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比较抑制Ox-LDL诱导的上述表达有显著性差异。③PDTC干预后,再用Ox-LDL刺激,与未用PDTC干预组(只用Ox-LDL刺激)比较,细胞核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但CX3CR1mR—NA和蛋白及NF-κBp65mRNA的表达均无明显下调(P〉0.05)。【结论】Ox-LDL通过NF_KB以外信号途径上调人单核细胞THP-1表达CX3CR1;PDTC可以抑制NF—κB的活化,但是不能抑制Ox-LDL上调人单核细胞THP-1表达CX3CR1;普罗布考和氟伐他汀可以抑制NF-κB的活化,亦能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上调人单核细胞THP-1表达CX3CR1,这种抑制作用与普罗布考和氟伐他汀抑制NF-κB的活化无关。  相似文献   
38.
对冠心病患者选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三支主要冠状动脉病变者19例,以冠脉管径狭窄≥50%判别为冠脉病变。19例中发生心肌梗塞13例;心绞痛17例,其中劳累型并自发型心绞痛11例;室壁瘤3例;空间隔穿孔1例;10例并有左主干病变,其中5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本文对三支主要冠脉病变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宜早期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3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rosiglitazone on the expressions of nuclear factor-κB and matrix metalloprotease (MMP-9)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MDM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 This was a clinical case-control study. Forty-eight actue coronary symdrome (ACS) patients (ACS group), and 20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SA) (control group)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performed coronary arteriography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from March to April in 2007. Ex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acute infection, trauma or surgery patients within four weeks,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cancer, and so on.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sola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MDMs with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treatment. The transformed MDM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ubgrougs and incubated with 0 /μmol/L, 1 μmol/L, 10 μmol/L, 20 μmol/L of rosiglitazone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s of PPAR-γ mRNA, MMP-9 mRNA were determined by RT-PCR and nuclear factor-κB P65 (NF-KB P65) expression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ultiple comparisons were examine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Results The basal expression of PPAR-y mRNA was lower, in contrast, the levels of NF-KB P65 and MMP-9 mRNA were higher in ACS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PPAR-γ mRNA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both ACS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PPAR-γ mRNA expression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hile the expressions of MMP-9 mRNA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rosiglita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ACS group. Rosiglitazon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NF-KB in a concentration-independent manner in ACS and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PPAR-y mRNA is inhibited, while the activity of NF-KB and expression of MMP-9 mRNA are enhanced in MDMs of ACS cases. Rosiglitazone intervention may inhibit NF-KB activity and MMP-9 expression by upregulation of PPAR-y expression in MDMS of patiens with ACS.  相似文献   
40.
尹建国  姜德谦  张社兵 《临床荟萃》2011,26(24):2177-2178
冠心病本质是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是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稳定斑块,还有其他独立于降脂之外的“非降脂”效应[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可能存在的降脂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