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最早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是Ger等1982年报道的,当时仅用腹腔镜关闭疝缺损,并未处理疝囊,只是暂时达到解剖上的完整。该方法首先将腹腔镜技术引入子疝治疗的领域,并使用了专用的钉合装置。但其修补方式不合理,当时的腹腔镜设备性能不稳定,该技术未被广泛接受。从80年代末起,现代电视腹腔镜设备不断发展,电视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腹腔镜疝修补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早期报道了许多修补方法,包括将补片卷塞入疝囊内,防止疝内容物的嵌入;将补片卷塞入疝囊后再用补片覆盖疝囊口;以及直接用补片从腹内覆盖疝囊口。由于和传统修补方法大相径庭,且花费高,  相似文献   
32.
门脉性肝硬变所致门静脉高压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大出血的病人,在我省比较多见。我院外科过去分别采用了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如脾切除加大网膜包肝包肾,脾肾静脉吻合术,门腔静脉吻合术,肠系膜  相似文献   
33.
我院自1992~1993年共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00例,现就该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09例,女191例,年龄23~81岁。胆囊结石伴胆囊炎263例,急性胆囊炎11例,胆囊息肉及腺瘤26例,均经病理证实。中转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核因子 κBp6 5 (NF κBp6 5 )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 6例胃癌组织检测NF κBp6 5和VEGF的表达 ,并与良性组织作对照研究。 结果 胃癌组织中NF κBp6 5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和 76 .8% ,显著高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表达阳性率的 33.3%和 4 4 .4 % (P<0 .0 5 )及正常胃粘膜表达阳性率的 0和 8.3% (P<0 .0 1)。NF κBp6 5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与病理类型无关 (P>0 .0 5 )。NF κBp6 5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1)。结论 NF κBp6 5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 ,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核因子-κBp65及bcl-xL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及凋亡相关基因bcl-xL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胰腺癌组织中NF-κBp65及凋亡相关基因bcl-XL的基因蛋白产物,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NF-κ65及bcl-XL的表达率为63.5%和73.1%,显著高于胰腺正常组织(P<0.01).NF-κΒp65的表达与肿瘤直径、ΤΝΜ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无关.bcl-XL的表达与TNM分期有关,且与NF-κBp65呈显著相关.结论:NF-κBp65是一种与胰腺癌有关的癌蛋白,可能通过对bcl-xL的上调作用,进而影响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6.
病人男,62岁。因持续性腹痛、腹胀,伴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一般条件差、全腹压痛、反眺痛,叩鼓肠鸣音弱,余无异常。腹透见中腹部肠管积气并有数个液平,诊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锤头状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胆囊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方法根据拟要切割的胆囊癌端粒酶RNA亚基模板两翼区的序列,体外合成锤头状核酶的基因序列,并构建入pTriEx-4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采用脂质转染法导入胆囊癌细胞,观察其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对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并设空载体转染组和单纯脂质体转染组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胆囊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明显减低;核酶基因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细胞的分裂、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核酶作用后10d凋亡率为17、10%,13d后凋亡率为31.01%。结论核酶切割技术对胆囊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8.
施行腹腔镜胆管手术430例。对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肝胆管结石对肝胆系统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肝胆管结石对肝胆系统的影响,作者从大体、纤胆镜、光镜和电镜等不同层次对16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胆系统进行了观察。发现84例(52.5%)有胆管损害,40例有肝脏损害(25%);但在光镜和电镜观察下,几乎所有病例有肝细胞变性。为证实临床所见,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将60只家兔分为4组:胆管胆石注入组和泥沙注入组,胆石和泥沙对肝组织的亚急性毒理实验组。结果显示,在梗阻等机械性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胆石对肝胆系统可造成更大的损害。作者认为,①肝胆管结石无论是否为肝内结石或有无梗阻均可造成肝胆系统的损害;②胆石对肝胆系统的损害除梗阻因素外,胆石内有害物质的直接作用也是重要原因。因此,肝胆管结石一经确诊应及早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40.
甲状腺癌冰冻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不符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癌临床缺乏特征性,故主要有赖于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论断以决定手术方式,但其可靠性并不十分理想。本文对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的28例而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例,女26例,年龄26~65岁,平均378岁。术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癌18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