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9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宫腔镜宫颈锥切Sturmdorf缝合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以上的女性患有宫颈病变。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局部物理治疗为主,但限于器械性能,治疗范围较表浅,治疗宫颈重度糜烂、宫颈管息肉样增生,宫颈黏膜外翻、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等,常效果不显著,且治疗后的宫颈不美观。我院对较重的宫颈病变患者在官腔镜下行宫颈环状锥切并Sturmdorf缝合使宫颈成形,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对生殖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5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19例的病例资料,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11年,失访4例。随访到的15例患者术后有效避孕1年,妊娠9例,未妊娠6例,术后首次妊娠时间为子宫矫形术后14~46个月。9例妊娠的患者中,术后自然流产率(10.0%vs.90.5%)、足月分娩率(50.0%vs.0)和获活婴率(80.0%vs.0)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9例患者中,共有4例完全双角子宫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腹腔镜经腹子宫颈环扎术,其中2例成功妊娠并分娩获得活婴。结论: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完全双角子宫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子宫矫形术可改善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83.
<正>宫腔镜技术的问世,实现了妇产科医生的百年梦想,是妇产科学术界里程碑式的突破和变革,彻底改变子宫腔疾病的诊治理念与实践。1 宫腔镜技术的重要作用回顾既往,由于子宫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结构,子宫组织是软组织,X线检查不显影。临床上要了解子宫腔内病变、结构及形态只有一种方法,即依靠金属探针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探查宫腔的方向、深度、宽度以及有无隆起的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84.
两维超声监视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0年10月~1992年9月,145例月经过多及月经紊乱的患者在超声双项对比法监视下,用泌尿外科的内窥镜切割器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术中监视证实:子宫内壁在高频电热作用下形成的强回声光带是监视TCRE术的超声指征。超声监视下同时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部分切除子宫肌壁间肌瘤15例,术中诊断子宫不全纵隔畸形2例,穿孔2例。本文认为:超声双项对比法监视TCRE术较腹腔镜法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5.
一 、病例的诊断问题 该患者在持续阴道流血2个月时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稍大,宫口未开。既往月经规律,出血后未排出过组织物,当时以此简单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立即进行了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育龄妇女应首先考虑与妊娠有关的出血疾患。宫腔镜检查时的B超听见疑为“胎囊”,有时宫腔积血也可出现类似的声像图,但宫腔镜检查后的尿hCG阳性,提示此例的正确诊断应为早孕流产。至于流产的类型,因吸宫时见吸出物新鲜,有完整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等(原病例报告中未描述),故诊为先兆流产。回顾此例的诊治过程,首先对异常子宫出  相似文献   
86.
目的:无痛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术)中宫颈的松弛程度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的重要环节。基于国外研究证明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的有效成分为 PGE_1,局部用药后不仅可以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更可以降解宫颈胶原纤维,软化宫颈。前瞻性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米索人流术前后穹窿放置扩宫效果以及副反应,了解用药后血中前列腺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孕40~60天未经阴道分娩的妇女303名,随机分成4组,于术前3~4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剂量分别为0、200、400、600μg,术中以用8、7或6号吸管能否顺利通过宫口衡量窗口扩张程度。静脉麻醉前抽静脉血 2ml,用放免法检测血浆 PGE水平。结果:米索放置剂量越大,宫口扩张程度越好,但腹痛、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也越严重;随米索用量增加血中前列腺素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放置400μg米索是适宜的选择,且用药方便,价格便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7.
子宫解剖因素的宫腔镜治疗与生殖预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殖医学包括的范围很广,所有影响卵泡发育、排卵、受精和着床的因素都会对妇女的生殖功能产生影响,子宫因素直接影响孕卵着床和胚胎发育。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连续2次以上者又称习惯性流产。RSA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上原因明确的RSA中,子宫解剖学因素占首位(20.2%),  相似文献   
88.
计划分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分娩即人为调节分娩时间,使其在人力充沛的时间内分娩,提高分娩的安全性。我院自1983年4月开始实行计划分娩,到1985年8月,围产儿死亡率自未实行计划分娩前的17‰(1982年)下降到8‰(P<0.01)。本文计划分娩组82%的产妇在8am~10pm间分娩。资料和方法我院1984年1月至1985年8月共分娩3,134例次,其中自然分娩1,552例,计划分娩1,193例,选择性剖宫产389例,全组剖宫产率21%。 1193例计划分娩中,初产妇1180例,经产妇13  相似文献   
89.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子宫肌瘤 ,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leiomyomaofuterus) ,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来源于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的良性实体肿瘤。多见于 4 0~ 5 0岁的妇女 ,但亦可见于年轻女性 ,国外文献报道 ,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 2 0 %~ 30 % ,也是子宫切除最常见的指征。美国每年子宫切除中约 30 %是因为子宫肌瘤。虽然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 ,但却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症状包括月经过多和子宫出血 ,导致贫血 ,痛经和 (或 )下腹、下腰痛及压迫症状 ,也可导致不孕、自然流产、早产及难产等。粘膜下肌瘤常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90.
他莫昔芬致子宫内膜病变的宫腔镜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SERMs),对不同靶器官间有雌激素和(或)抗雌激素样的双重作用。70年代初TAM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70年代末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1983年首次报道服用TAM两年可提高乳癌患者生存率。1985年一项随机、前瞻性科研证实TAM能抑制对侧乳腺癌发生,危险性减少35%~50%,同时明显提高生存率。以后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实术后化疗辅助TAM治疗是乳癌最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随着乳癌发生率的不断升高和TAM的广泛应用,TAM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现象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