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也日趋增加,心脏移植技术的开展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失望中等待供体的出现,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供体的获得才是关键,而异种心脏移植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可是,我们在不惜一切代价为了生存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异种心脏移植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22.
阐明中药注射剂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的(类)致敏性机制,为构筑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奠定基础。在前文超分子化学对中医药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类)致敏性自然本源,结合鱼腥草注射剂的(类)致敏现象,阐述中药注射剂中超分子"印迹模板"结构特征对其(类)致敏性的影响。中药注射剂可自主产生超分子结构,呈现整体表观(类)致敏性,强度决定其结构特征,存在(类)致敏临界超分子结构。"注射"给药其结构难被破坏,易呈表观免疫原性;而"口服"给药,其结构将被胃肠道破坏,表观免疫原性弱或消失",因此中药呈现"注射"与"口服"给药(类)致敏性的差异。中药注射剂"分子社会"间按"印迹模板"特征自主作用产生超分子,呈表观免疫应答,贯通识别、拷贝、贮存的免疫过程,单成分产生(类)致敏反应为其特例。中药注射剂(类)致敏原的筛查包括单成分及其形成的超分子,这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所特有的地方。  相似文献   
23.
背景:生长因子能促进侧支血管的发育,且多种因子协同效果更为明显,骨髓液中富含多种生长因子。 目的: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的骨髓液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受精蛋70枚在(37.5±0.5) ℃条件下孵育,第7天开窗,第8天将存活鸡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正常血清组、正常骨髓液组、损伤血清组、损伤骨髓液组以及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组,每组10枚,分别滴加5 μL兔正常血清、5 μL兔骨髓液、5 μL兔血管内膜损害血清、5 μL兔血管内膜损害骨髓液、5 μL生理盐水及0.3 μ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鸡胚绒毛尿囊膜中,连续3 d。数码相机拍照后平铺于载玻片上,计数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的血管数目。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正常骨髓液组、血管内膜损害血清组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的血管总数明显增多,大中血管明显增生;且血管内膜损害血清组大、中血管数更为明显增加。提示正常骨髓液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血管生成的作用,其强度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膜损伤第7天的血清和骨髓液能够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血管生成,其强度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主动脉夹层(AA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9例AAD患者(AAD组),以同期住院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对照组(AMI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Ⅰ(TNI).结果:AAD组的血D-二聚体水平高于AMI组,TNI阳性率低于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诊断AAD的灵敏度为86.21%.结论: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急性A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豚鼠肥厚心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的影响,在离子通道水平探讨丹参酮ⅡA抗肥厚心肌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技术制造心肌肥厚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肥厚模型组(B组)、低剂量丹参组(C组,10 mg·kg-1·d-1)、高剂量丹参组(D组,20 mg·kg-1·d-1)和缬沙坦治疗组(E组,10 mg·kg-1·d-1),每组12只。通过应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各实验组心肌细胞膜上动作电位时程(APD)、IKs和IKr密度的变化。结果: (1)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和E组手术后4周血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B、C、D和E组间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2)与A组相比,B组心肌细胞的膜电容明显升高,APD显著延长(P<0.01)。 (3)与B组相比,C、D和E组显著缩短肥大心肌细胞APD的延长,降低膜电容和阻断心肌细胞上IKr、IKs的密度(P<0.01);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能降低肥厚心肌细胞上IKr 和IKs的密度,可能是其干预肥厚心肌电生理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给予曲美他嗪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HSP70合成抑制剂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每组24只,每组又根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分为30min、4h及8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每组分别于各时间点测定心肌HSP70阳性细胞数,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HSP70合成抑制剂组、曲美他嗪组、联合组再灌注4及8h血清CK、CK-MB明显升高(P0.01)。曲美他嗪组再灌注4及8h血清CK、CK-MB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再灌注30min、4h及8hHSP70、SOD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丙二醛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P0.01)。曲美他嗪组再灌注4及8h心肌梗死面积较联合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39.15±3.62)%vs(44.65±5.14)%、(45.18±3.45)%,P0.05;(41.28±5.26)%vs(47.54±5.89)%、(46.27±3.94)%,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升高心肌细胞HSP70水平,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7.
房间隔穿刺的准确定位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败的关键.如何预防和减少心包填塞、血栓栓塞及夕匕亡等严重并发症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因此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准确、可靠的房间隔穿刺术方法,即"井"字定位法.  相似文献   
28.
选用适宜的中药提取工艺是中药制剂制备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行业人员关注的热点。近年来,中药提取原理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中药提取方法,如何针对中药多成分群的特点,选择或创新适宜的提取方法高效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亟需对目前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中药多成分间相互作用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套适应多成分目标优化提取方法。基于此,引进超分子化学,结合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从"分子社会"间作用层面上提出适宜中药有效成分特点的中药定性定量提取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旨在推动中药提取工艺研究的发展,促进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进步,加快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9.
<正>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参与了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心房重构的发生和发展[1]。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已成为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但有关改善心房重构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二尖瓣狭窄患者球囊扩张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与心房重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采取了数据检索、现场调研等方法了解分析了上海目前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中全科医生的现状以及家庭医生试点初期的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