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采用中医分型辨治汤剂内服治疗的同时,局部交替加用止痛的中成药和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的西药,对照组内服滇虹口溃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我科在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民治48例附件炎病人,其中:23例采用中药内服及外治治疗,25例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CT与钡灌肠X线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灌肠X线检查及CT扫描对结肠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的钡灌肠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4例还行钡灌肠检查.28例病例中22例为进展期,6例为早期.CT与钡灌肠对进展期病例显示良好.在6例早期病例中,CT发现2例钡灌肠发现5例.结论:钡灌肠对于早期病例的发现强于CT,且钡灌肠能很好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但CT对肠道之外的浸润、转移等的显示明显优于钡灌肠.两者结合对结肠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消内异颗粒"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药“消内异颗粒”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效学。方法:采用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造成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4周后用“消内异颗粒”灌胃给药8周,用滇虹妇康浸膏作为阳性对照,灌胃8周。结果:新药(中药)“消内异颗粒”使异位内膜包块体积缩小。结论:“消内异颗粒”有抑制子宫异位内膜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联合MRCP对胆囊结石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本院情况抽取40例单纯胆囊结石病例的MRI及MRCP资料并收集病患术前的B超及术中记录、术后病检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见胆囊体积明显缩小17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MRCP几乎不显示胆囊,MRI也只显示胆囊1至2个层面,其内信号稍低且不均...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2年7月引进安科ASM—015P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于1992年9月开始应用于临床,截止1993年5月20日,共检患者1400人次,报告如下。 资料方法 本组1400例病人均采用SE序列进行水平断层扫1400例MRI检查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紫草霜对婴儿臀红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映华  纳冬荃 《中医杂志》1997,38(11):679-680
临床观察用紫草霜治疗128例并发臀红症住院婴儿,结果:治愈率68.8%,总有效率97.7%,与41例黄连软膏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见鼻副窦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增进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鼻窦内镜手术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10例常见鼻副窦病变的影像学资料.结果:一般炎性病变45例,为窦腔内密度较均匀软组织影;单纯性鼻息肉17例,鼻息肉伴黏液潴留囊肿19例,呈球形肿物,边缘光滑;真菌性鼻窦炎12例,表现为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影,可见斑片状或破棉絮样高密度影,多呈中央性分布,3例伴上颌裂孔区域的骨质破坏;肿瘤17例,为窦腔内膨胀性生长块影伴窦壁不同程度骨质破坏.结论:CT是诊断鼻副窦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以及受累的程度、范围,为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阴道前壁膨出3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在60~72岁之间的老年妇女;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均诊断为阴道前壁膨出[1],其中膀胱膨出21例,尿道膨出11例;Ⅰ度膨出10例,Ⅱ度膨出22例;临床均表现为小腹下坠,阴道出口有物脱出,休息后症状减轻;伴腰酸者18例,排尿困难者9例,张力性尿失禁者21例;25例患者舌淡胖有齿痕,5例舌暗红,2例舌淡红;舌苔白腻者20例,舌苔薄白者12例;脉细无力者23例,细数者6例,细濡者3例;10例有少许稀白带并有异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增加蛇床子有效成分提取物的水溶性,以降低刺激、提高疗效。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效试验来优选最佳的增溶剂配方。结果:按L9(3^4)正交表来安排试验,A2B1C2为最佳增溶剂配方。结论:蛇床子有效成分提取物经增溶后能溶于任意量的水中,说明该增溶剂配方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