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风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中风病的防治是当今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益气、活血、养阴法是中风病常用的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这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结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22.
黄燕教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脑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负责“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的临床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前期重点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目前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缺血性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国家重点“973”课题各1项,主要参与国家、部省级课题10多项,获得厅局级成果奖3项。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70 kDa核糖体蛋白S6激酶(mTOR/p70S6K)信号通路促进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青岛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8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40例正常颈内动脉标本为对照组。统计不同病变支数的脑梗死患者各指标。结果研究组CMV 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MV DNA阳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CMV DNA阴性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CMV DNA阴性者(P<0.05),CMV DNA阳性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CMV DNA阴性者增厚(P<0.05);研究组组织mTOR mRNA、p70S6K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CMV DNA阳性者的mTOR mRNA、p70S6K mRNA表达水平高于CMV DNA阴性者(P<0.05);研究组...  相似文献   
24.
针刺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个分型,临床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灸加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周喜燕 《吉林中医药》2003,23(11):49-49
朱某 ,男 ,5 0岁 ,患慢性支气管炎 5年。每年秋冬两季天气转冷时即发病。发作时咳嗽气喘 ,喉中痰鸣 ,痰粘难咳。有吸烟史二十余年。每次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均可缓解。 5年来病情反反复复 ,逐年加重 ,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遂求治于针灸科。2 0 0 0年夏季初伏 1诊 :患者咳嗽气喘未作 ,形如常人。听诊两肺呼吸音略粗 ,未闻及干湿口罗音。胸片示两肺纹理略增粗 ,余正常。治疗上采用穴位敷贴疗法 ,药取白芥子 10g,甘遂 5g ,细辛 5g。上药共研细末 ,用生姜汁调成糊状 ,均摊在 6块 5cm× 5cm的纱布上备用。取膻中、大椎、肺俞(…  相似文献   
26.
中风病需重视预防,治未病思想能够指导中风病防治。微观辨证是对传统辨证方法的补充和丰富,可以弥补传统辨证手段的不足。运用微观辨证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中风病防治中的作用,故而临床医务工作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 通过对从维普数据库检索的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79篇文献的用药分析,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②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证型以血瘀、内风、气虚及阴虚证为主.结论 现代文献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科研及中医中风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方法:从维普数据库共检得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的文献379篇,对其用药进行了分析。结果: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结论:对现代文献关于中医药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现代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29.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对照组予巴氯芬治疗,30 d后两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shworth评级变化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Ashworth评级的改善稍差于对照组,但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方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SAE诊断标准的患者200例,采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对纳入病例进行分型,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SA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上述肾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肾精亏虚型的GFR、UA、Scr、Cyc C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阳上亢型的UA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窍型的Scr水平与其他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R、Scr、UA、Cyc C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SAE诊断及辨证分型上可起到提示作用,GFR、UA、Scr水平与SAE疾病进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