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4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目的 分析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差异及与疗效相关的治疗前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特发性矮小,年龄在4~8岁且使用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的儿童,比较不同组别儿童不同治疗时期身高增长值、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等,同时对影响身高增长效果的治疗前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2组间除治疗第3个月IGF-BP3增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治疗各阶段身高、IGF-1及IGF-BP3增长值在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初始使用年龄对儿童身高增长结局有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58,95%CI 0.109~0.609,P=0.002),其余因素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剂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儿童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初始使用年龄是影响生长激素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2.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及对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TB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加用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脑脊液压力、蛋白、糖与细胞计数等恢复时间明显较短,治疗期间的肢体功能障碍、智力障碍、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少(P0.05)。2组治疗后的脑脊液S100B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TBM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能促进S100B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493.
赵平  吴晓玲 《中国妇幼保健》2023,(15):2763-2766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对腹泻患儿肠道微生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于患儿治疗前、治疗3 d后、7 d后检测患儿肠道菌群数(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黏膜功能相关指标[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统计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 d后、7 d后两组患儿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多于治疗前,肠黏膜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 d后、7 d后,研究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黏膜功能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的8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94.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治疗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指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术后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治疗术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95.
目的 统计现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初复检指标的筛查效果及评价该检测策略的适当性。方法 收集本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3年)的18 510人单采献血者初筛(速率法ALT、金标法HBsAg)及复检(速率法ALT、ELISAHBsAg)结果数据,按照各年度、不同献血次数做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筛查:1)2019至2021年初筛(ALT+HBsAg)不合格率为12.98%(2 403/18 510),其中ALT不合格率依次为13.19%(712/5 398)、13.33%(873/6 549)和11.05%(725/6 563),2021年与其余两年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HBsAg不合格率依次为0.43%(23/5 398)、0.66%(43/6 549)和0.41%(27/6 563),2021年与2019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2020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2019至2021年复检(ALT+HBsAg)不合格率为0.26%(40/15 412),其中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20...  相似文献   
496.
目的:观察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1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STARR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周临床疗效、排便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1周各出现便血1例,均无直肠阴道瘘及吻合口狭窄。2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合并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术后排便通畅情况较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