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不同温度焚烧对成人股骨16个基因位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焚烧后骨骼DNA浓度的变化以及16个基因位点的存留情况。方法:常压下以100~500℃对30例成人股骨进行焚烧,对其存留DNA进行浓度测定,用IdentifilerTM PCR试剂盒进行荧光标记和复合扩增,ABI 3100xl Genetic Analyzer软件对DNA16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骨骼样本提取的DNA浓度在50.6~0.0 ng/μl之间。未烧和5个温度焚烧后基因位点存留不同,位点检出率分别为98.5%、82.7%、52.9%、35.0%、8.5%、0.4%。结论:温度对骨骼DNA的保存有很大影响,温度越低,保存越完整;片段越小,存留越多。  相似文献   
52.
微波法提取黄连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传统的黄连素提取工艺中使用醇法、酸法或碱法。本研究用微波辐射的方法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并以水代替乙醇。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原料比等对黄连素提取率的影响。再以正交实验确定微波法提取黄连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微波法比传统的提取工艺缩短时间近百倍。结论微波法提取操作简单,产品纯度好、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在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60例血糖正常的人群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之后的结果,分析该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的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相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静息心率较常规组快(P<0.05);研究组的心率最大值、心率最大值/年龄预测最大心率相比于常规组降低(P<0.05);研究组的运动结束后第1分钟末心率、运动结束后第2分钟末心率满于常规组(P<0.05)。结论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对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心率的变化判断出患者心脏神经损伤的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唑来膦酸钠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风晴  叶健  吴连国 《中国骨伤》2015,28(10):936-939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对磨损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唑来磷酸钠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及唑来磷酸钠组行右侧股骨植入聚乙烯颗粒和钛棒制备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鼠模型,术后唑来膦酸钠组每周皮下注射唑来磷酸钠0.1 mg/kg,连续用药8周后取血、处死并采集右侧股骨标本。测定各组股骨骨密度(BMD)、IL-1β、IL-6、TNF-α及血清TRAP5b、CTX-Ⅰ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增高,IL-1β、IL-6、TNF-α含量均下降;唑来膦酸钠组大鼠血清TRACP5b、CTX-Ⅰ水平降低。结论:唑来膦酸钠组能够有效抑制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大鼠假体周围骨溶解,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及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为临床防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 观察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4周左心室收缩活动异常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RDN组。对照组PCI后常规药物治疗,RDN组PCI后在药物治疗础上接受RDN术。对比两组随访时心脏超声检查、心肺运动试验、诊室血压、心率检查结果。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每组54例。两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RDN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7.14±6.78)%比(47.89±9.12)%]、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34.26±5.61) mm比(37.84±7.21) mm]、左心室缩短分数[(30.82±4.80)%比(27.30±6.95)%]、左心房内径[(36.68±5.17) mm比(39.24±4.67) mm]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DN组最大摄氧量[(22.29±4.50) mL?kg-1?min-1比(19.95±4.56) mL?kg-1?min-1]、代谢当量(6.37±1.29比5.70±1.30)、最大心率[(139.35±19.02) bpm比(128.17±16.33) bpm]及半分钟心率[(82.33±11.45) bpm比(87.65±12.25) bp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诊室血压、心率及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DN术可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6.
叶健 《中国医学创新》2013,(35):158-159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压管理及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日收缩压/舒张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并给予血压监测护理,同时依据血压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5.6±1.3)d。干预后的血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观察和护理,及时调整血压,对改善预后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7.
背景:胰腺干细胞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易于分化,难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种子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胰腺内、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化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8/2007-08在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SPF级新生昆明系小鼠25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消化小鼠胰腺组织,采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细胞混悬液,分别从第1界面(磷酸盐缓冲液/1.068 g/L Percoll液)、第2界面(1.068 g/L Percoll液/1.096 g/L Percoll液)、第3界面(1.096 g/L Percoll液/ 1.118 g/L PercolI液)收集细胞,添加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低糖DMEM培养基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双硫腙染色判断各界面细胞的来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界面细胞巢蛋白、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角蛋白19的表达。 结果:从第1,2界面收集到的细胞80%~90%双硫腙染色后胞质呈铁红色,表明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内分泌部;从第3界面收集到的细胞双硫腙染色后胞质不染色,表明来源于胰腺的外分泌部。从胰腺的内、外分泌部均可分离出大、圆、单个核的细胞,巢蛋白染色呈阳性表达。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来源于胰腺内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呈集落样生长,表达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蛋白1,有向胰腺内分泌部β-细胞分化的趋势;来源于胰腺外分泌部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表达细胞角蛋白19,出现向导管上皮细胞分化的趋势。 结论:新生昆明小鼠胰腺的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均存在巢蛋白阳性的细胞,前者具有分化为β-细胞的能力,后者具有分化为导管上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总结、探讨运用单侧T型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近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的方法 ,在X线摄片定位 ,或“C”臂X线机透视下 ,用单侧T型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固定下肢近关节骨折75例。结果 :优52例 ,良23例 ,随访6个月~2年 ,功能基本恢复 ,无后遗症。结论 :采用单侧T型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近关节骨折 ,损伤少 ,固定牢靠 ,由于没有超关节固定 ,术后即可作早期的关节活动及功能锻炼 ,有效地防止肌肉关节囊的粘连、挛缩 ,有利骨折的愈合 ,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9.
叶健 《医学文选》2001,20(2):163-164
输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症中常见病变之一,通常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是以子宫输卵管通水术(通水)、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B超下子宫输卵管双氧水造影术(B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液术(宫腔镜检)等方法进行诊断,本文以腹腔镜检查与以上检查相比较,探讨腹腔镜检查对输卵管梗阻诊断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 1资料来源选择 1995年 12月至 1999年 3月因不孕症进行腹腔镜检查的145例患者,其中经临床常规检查诊断为输卵管梗阻91例,其中HSG检查73例,通水6例,B超4例,宫腔镜检8例。91例中经腹腔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JWA蛋白PKC磷酸化位点对TPA诱导的MCF-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连续PCR引入点突变技术构建JWA编码区PKC磷酸化位点1、2以及两位点同时突变的三种pEGFP-N1载体,脂质体稳定转染获得相应的三种MCF-7细胞株,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状态。结果20μmol/L TPA处理MCF-7-N1(稳定转染pEGFP-N1载体的MCF-7细胞)、MCF-7-JWA(稳定转染pEGFP—N1-JWA载体的MCF-7细胞)、MCF-7-JWA-1、MCF-7-JWA-2、MCF-7-JWA-1+2细胞2d后,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8%、67%、69%、67%、70%。与MCF-7-N1相比,TPA诱导MCF-7-JWA、MCF-7-JWA-1、MCF-7-JWA-2、MCF-7-JWA-1+2细胞分化率(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但MCF-7-JWA、MCF-7-JWA-1、MCF-7-JWA-2、MCF-7-JWA-1+2细胞分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转染JWA能增强TPA诱导的MCF-7细胞分化;JWA编码区PKC磷酸化位点突变并不影响TPA诱导MCF-7细胞分化,可能存在其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