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并比较双源CT(DSCT)和超声心动图(Echo)在法洛氏四联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75例法洛四联症的术前DSCT和Echo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全部检查均符合诊断要求,发现心内外结构异常535处,DSCT确诊率为89.9%(481/535),DSCT可清晰显示心内外畸形特点、侧枝循环情况、合并心外脏器异常;Echo确诊率85.1%(455/535)。DSCT对主肺动脉的内径测量值与Echo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对左、右肺动脉横径的测值均大于Ech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CT与Echo对肺动脉瓣增厚二者诊断准确率接近(55/59、53/59),对肺动脉瓣二瓣化的诊断准确率DSCT(15/42)高于Echo(5/42),均较低。结论DSCT是法洛四联症的一项重要无创检查技术,各种重建图像能够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示其各种心内外结构异常及并发症,检出优于Echo,对法洛氏四联症的手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并比较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MSCT和MRI的影像资料,并与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可清晰显示心脏大小及内部结构异常、大血管形态及连接关系,对细微结构如冠状动脉异常、侧枝循环的建立等也能够准确评价;MRI多字列、多方位成像,无需使用对比剂,可重复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异常,并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但其空间分辨率低于MSCT,对心内细小结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及肺动静脉血管的显示欠佳。结论MSCT、MRI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规范地诗行MRI、MSCT检查及后处理可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3.
病例资料女,43岁。因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半年,加重7d入院。体格检查:腹柔软,左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RC 7.46×10^9/L,RBC 3.17×10^12/L,HB 98 g/L,PLT 509×10^9/L。腹部彩超示脾脏占位。CT诊断:脾脏淋巴瘤(图1 a-c)。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按术中是否接受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1例,治疗组除术中行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5.3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瓣狭窄的评价能力。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存在肺动脉瓣狭窄的先心病患儿98例。采用双斜位多平面重组进行图像后处理,将肺动脉瓣成像效果评为1~4分,比较4个年龄段及3个心率水平下肺动脉瓣评分差异,并将评分与年龄、心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手术为对照,评价DSCT对肺动脉瓣的评价效果。结果 72例(73.5%)图像质量评分≥3分,可用于诊断。年龄<1岁组与≥1~3岁组、≥3~7岁组与≥7~14岁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龄组高于小龄组)。心率<90次/min(bpm)组,90~110 bpm组,>110bpm组评分依次降低而不完全相同(F=19.05,P<0.01)。心率与评分呈负相关(r=-0.391,P<0.001),年龄与评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5,P=0.070)。DSCT对肺动脉瓣瓣叶数目、形态、关闭线位置及瓣膜开放情况等的评价均与手术相符。结论 DSCT能够较好评价先心病患儿的肺动脉瓣,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患儿的心率是影响成像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
双源CT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术前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存在心外大血管异常的先心病患者138例,男性60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6.5±5.4岁,术前均行D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将二者检查结果对照并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DSCT、Echo及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138例患者共发现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304处,DSCT、Echo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6.7%、78.9%、97.7%,D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cho(χ2=22.321,P0.05),而DSCT与联合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861,P0.05)。结论:DSCT对先心病心外大血管异常的诊断优于Echo,在术前评估、术式选择上具有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9岁,汉族。于2005年12月2日收入我院,患者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年余,8年前曾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2年前曾因血小板减少发生颅内出血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患者于入院1年前开始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至今,但病情仍无改善,入院检查血小板2×109/L~18×109/L。此次入院准备行脾脏切除术。因感右侧肾区不适,故行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检查发现右肾盂内有一2.5cm×2.5cm大小占位,诊断为肾盂内肿瘤,决定行腹腔镜下右肾及脾脏切除术。手术采用全麻,先仰卧位行右肾切除,脐下穿刺建立气腹,置入10mm套管后插入30度腹腔…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MRI用于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梗死核心(IC)和缺血半暗带(IP)有关酸碱度(pH)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梗死91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健康志愿者90例为对照组,均予以常规MRI、DWI和APTw检查,其中观察组26例患者开展灌注加权成像(PWI),将DWI、PWI以及APTw图像当作基础明确观察组IC区域、PWI-DWI不匹配区域和APT-DWI不匹配区域,将观察组的梗死侧和对侧、对照组两侧IC区域、PWI-DWI不匹配区域以及APT-DWI不匹配区域的APTw值开展对比。结果两组各个区域的APTwmax、APTwmin、APTwmax-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区和IC对侧的各个APTw值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区域内各个APTw数值和对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有关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均较对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有关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区的APTwmax、APTwmin、APTwmax-min均较PWI-DWI不匹配区域、APT-DWI不匹配区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区的APTwmean和ADC值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530,P<0.05)。结论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IC酸碱代谢改变不明显,但IP局部伴随酸碱代谢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烟雾综合征(MMS)不同出血模式之间的重要侧支血管扩张程度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的MMS患者45例,按出血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个亚组:丘脑出血、纹状体出血、脑叶出血以及脑室出血.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5支重要的侧支血管豆纹动脉(LSA)、脉络膜前动脉(AC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