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心病CHD的金标准,但其费用高、创伤大、存在潜在危险,不适于所有患者。随着多层螺旋CT逐步普及,冠状动脉CTA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成像手段,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作为一种无创、安全性高的新技术在心脏尤其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方面已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256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使冠脉病变的CT检查更具优越性。检查中,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和成功注射对比剂以及图像后处理是获得最佳图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病人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意见。方法:由专职护士对住院病人出院后1w内进行电话回访,征求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结果:共回访电话1268个,反映护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33条,对护理工作满意的电话893个;病人反映较多的问题是服务态度不好和静脉穿刺技术不高。结论:建立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制度,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3.
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死亡疾病[1]。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步降低,但生存患者的致残率相对较高,资料显示约有75%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中度致残、肢体功能障碍[2],给社会、家庭、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全面的康复训练对降低致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在临床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此类患者的早期全面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6-2009年所收治的120例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经临床诊断和头颅CT检查确诊,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伴有一侧肢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康复组60例,其中脑梗死45例,脑出血15例,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其中脑出血占13例,脑梗死47例。2组患者住院天数4~6周,全部意识清楚,体检检查能合作,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康复评定与方法康复评定:2组患者分别由主治医师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检查肌力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于入院当天和出院时进行测评2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方法:2组...  相似文献   
54.
华静  袁振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49-8050
目的评价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5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对健康教育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天数12~21 d,平均14.53 d。结论做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4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每日600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可统计病例17例中血清HCVRNA转阴8例(47.1%)、对照组可统计病例18例中血清HCV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
目的: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CD4 5/ 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检测37例儿童AL L 免疫表型。结果:37例儿童AL L 中B- AL L 34例,占91.9% ,其中CD1 9阳性表达率10 0 % ,明显高于CD1 0 (82 .4 % ,P<0 .0 5 )和CD2 2 (6 1.8% ,P<0 .0 1)的表达。T- AL L 2例,仅占5 .4 % ;CD34 /HL A- DR阳性率较高(86 .5 % / 81.1% ) ,二者表达较一致;AL L 伴髓系抗原表达占2 7% ,主要表达CD33。结论:儿童AL L中以B- AL L为主,B- AL L白血病细胞稳定持续表达CD1 9,CD1 9是诊断B- AL L较为可靠的表面标记。此外,儿童AL L具有较高的CD34 和髓系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门诊随访的19例诊断为CHB合并AI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35~63(47.10±8.76)岁。CHB先于AIH诊断有12例,AIH先于CHB诊断有5例,AIH和CHB同时诊断有2例。明确诊断CHB合并AIH后,予以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根据肝内炎症(炎症分级在G3及以上)及白细胞情况加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治疗2周至16周不等(治疗中位时间6周),除1例刚诊断治疗随访中外,其余18例患者治疗前后生物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 DNA均<20拷贝/ml。结论CHB合并AIH容易漏诊,需要结合临床特点、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尤其重视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诊断。对抗-HBc阳性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对HBV DNA的监测,必要时需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8.
背景:巨噬细胞表型和功能改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不同种类脂肪酸在NAFLD中发挥不同作用。目的:探讨不同种类脂肪酸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脂多糖(LPS)、白细胞介素-4(IL-4)、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LPS/IL-4联合PA/DHA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 NOS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基因[精氨酸酶1(ARG1)、甘露糖受体C2(MRC2)]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 NF-κBp65)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PS组i NOS2、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IL-4组ARG1、MRC2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PA组i NOS2、TNF-α、ARG1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P<0.05),DHA组i NOS2表达显著降低(P<0.01)。LPS+PA组和IL-4+PA组可进一步影响TNF-α、ARG1表达,但与LPS组、I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LPS+DHA组i NOS2、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5);与IL-4组比较,IL-4+DHA组ARG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A组、DHA组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A组p 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饱和脂肪酸能诱导巨噬细胞M1/M2混合型极化,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不同种类脂肪酸可能通过PPARγ/NF-κB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转化。  相似文献   
59.
背景: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离肝Kupffer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将Kupffer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孵育,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较低,Kupffer细胞未检测到TLR4 mRNA表达;CCl4处理2~6周大鼠的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Cl4处理4周和6周大鼠Kupffer细胞的TNF-α基础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P〈0.05);在LPS的刺激下,TNF-α的分泌水平较基础值进一步增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肝损伤过程中逐渐增高,相关分析显示在慢性肝损伤的早、中期。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大鼠肝脏TLR4基因表达上调,与Kupffer细胞活化和肝脏的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0.
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活性。方法:以HepG2-2.2.15细胞株为模型, 用微粒酶免疫测定技术(MEI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含量,用bDNA信号可扩增法定量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HBV DNA的变化,以MTT比色法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氧化苦参碱2000μg/ml时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40.57%、48.27%;浓度为100-200μg/ml时,能明显降低2.2.15细胞浆核心颗粒HBV DNA水平;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结论:体外细胞培养表明,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