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木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52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阳性白蛋白尿占53.8%,其中微量白蛋白尿占46.2%,临床白蛋白尿占7.6%。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r=0.66,p<0.001)。空腹血糖以11.1mmol/L上、下分组相比阳性白蛋白尿发生率X~2=8.104,P<0.001,病程10年及10年以上与10年以下相比X~2=0.449,P>0.05,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相比X~2=2.807,P>0.05,空腹胰岛素5μu/ml上、下相比X~2=0.946,P>0.05,口服降糖药物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X~2=1.580,P>0.05。  相似文献   
102.
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衡 ,临床表现复杂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病 [1 ] 、糖尿病 [2 ] 发病危险性增加。激素替代治疗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作为预防或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HRT对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1 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紊乱的表现1.1 绝经后妇女糖代谢的变化1.1.1 卵巢功能衰退与糖代谢的关系 绝经后妇女(postmenopausal women,PMW)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会发生一系列代谢紊乱 ,与绝经有关的糖…  相似文献   
103.
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脉注射液对 2 0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静脉滴注治疗 10天 ,观察其对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改善明显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等均显著降低 ,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心率血压无变化。结论 :生脉注射液疗效确切 ,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4.
安徽省全民食用碘盐1年后碘缺乏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了解全民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和儿童碘营养、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状态。方法用与全民食用碘盐前对比方法,对安徽大别山、巢湖碘缺乏病区和合肥市共3499例7~14岁儿童在全民食盐加碘1年后的碘营养、甲状腺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大别山、巢湖甲肿率分别由24.0%,54.1%降为11.4%,17.8%,合肥市增高(7.5%),上升率87.5%;尿碘平均水平在250μg/L以上;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  相似文献   
105.
近来研究发现,高血压病(EH)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其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HIS)。抗高血压药物对IR的影响是评价其疗效优劣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受试者血糖(GS)和血胰岛素(IS)水平,并计算各自释放曲线下面积(G-AVC、I-AVC),以探讨培哚普利对EH患者IR的影响。临床资料:40例EH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2±5.3岁。体重指数24.4±1.20kg/m2。期9例、期31例。均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EH诊断标准。除外合并糖尿病及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研究方法:1血压监测:入选者…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替勃龙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方法将61例自然绝经的绝经综合征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替勃龙组)33例,对照组(钙尔奇-D组)28例。治疗组予以替勃龙2.5mg/d联合钙尔奇-D 600 mg/d;对照组仅予以钙尔-奇D 600 mg/d,疗程3月。观察治疗前后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变化(Kupperman评分),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肝功能(ALT、AST)、阴道出血、乳房胀痛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更年期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潮热、多汗消失,Kupperman评分显著降低;血FSH及LH水平下降,E2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肝功能无明显异常,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1例在治疗2月后出现阴道流血,点滴状;2例在治疗1月后出现乳房胀痛,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妇女治疗结束后妇科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小于5mm。结论替勃龙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且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7.
2型糖尿病发病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β细胞功能缺陷是发病必要条件.胰岛素抵抗常合并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又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些症候群的表现归结到底,均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随着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以及动脉粥样硬化(AS)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结果,发现了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机制参与了IR与内皮功能紊乱,并将IR、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并发症联系在一起,炎症反应成为其"共同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Leptin、性激素、体脂含量及分布指标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收集183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92例;糖耐量异常组(IGT)26例,2型糖尿病组(2型DM)59例。NGT组依据BMI分为非肥胖组41例,超重、肥胖组48例;依据绝经与否分为绝经前组22例,绝经后组66例。绝经后组中有54例未接受HRT治疗,12例接受HRT治疗。血清Leptin及性激素水平以放免法检测,同时测定糖代谢指标和其它参数。所有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Leptin水平同BMI、臀围等呈显著正相关,在肥胖组显著升高,同年龄、血压、性激素无关;在绝经后组,Leptin同FINS、P2hIN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在扣除体重指数、性激素的影响后显著性消失;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Leptin水平在NGT组,IGT组,2型糖尿病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接受或未接受HRT治疗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绝经后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BMI为影响Leptin水平的主要因素,参与值达到40.09%,P2hBG及P2hINS均被引入Leptin影响因素的最优回归方程。结论 绝经后妇女体脂分布发生了改变,呈“苹果”型。超重、肥胖组较非肥胖组Leptin水平高,提示大多数肥胖妇女存在Leptin抵抗。绝经后妇女,短期HRT治疗似乎对糖代谢无影响。本研究表明血清Leptin水平同性激素、糖代谢指标无直接关联,但是Leptin可能作为脂肪-胰岛轴的中介因素,参与了绝经后妇女糖代谢的紊乱。本组资料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利维爱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方法根据骨密度测定的结果,将61例自然绝经的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利维爱组)33例,对照组(钙尔奇-D组)28例.治疗组予以利维爱2.5 mg/d,3个月,继以1.25 mg/d,9个月,联合钙尔奇-D 600 mg/d,疗程1年;对照组仅予以钙尔奇-D 600 mg/d,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腰椎(L2-4)、股骨颈(FN)、Ward三角区、大转子(GT)骨密度(BMD)、骨钙素(BGP)、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阴道出血、乳房胀痛变化的情况.BGP及PINP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治疗组应用利维爱联合钙尔奇-D治疗1年后,各部位骨密度均有较显著的上升,BGP及PINP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治疗1年期间,1例患者出现阴道出血,2例出现乳房胀痛,继续服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利维爱能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骨密度,且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0.
王晓华  冯慧  刘树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63-3365
目的 探讨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对60例ACS[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7例]和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45例健康人群,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ACS中的相互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血清hs-CRP、IL-6浓度又明显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与IL-6呈正相关(r=0.836).结论 血清hs-CRP、IL-6水平可判断斑块的稳定性,且在ACS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CS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