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高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5月沈丘县中医院和郑州人民医院CCU行急诊PCI的高龄老年ACS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79例和替格瑞洛组67例,分别给予联合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G)、主要并发症及1年随访出血事件和主要终点的变化。结果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3级、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轻度出血和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37.3%vs 19.1%,P=0.022;54.2%vs 30.9%,P=0.007)。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改善高龄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缺血并发症发生,不增加中度和重度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351例,分为老年组273例,高龄组78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单支病变明显高于高龄组,双支、3支病变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明显低于高龄组(P<0.05,P<0.01)。高龄组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择期再次PCI、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和≥KillipⅢ级心功能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P<0.01);2组住院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期间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3.
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失衡 ,可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 ,并造成心脏及其他靶器官的损伤。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正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血中纤溶活性、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同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记录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为(4.02±0.37) mmol/L,甘油三酯为(1.85±0.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46±0.28) mmol/L,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为(3.11±0.52) mg/L,IL-6为(13.44±2.35) μ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减轻患者体内血管炎症因子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92名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活血化痰方,并从我院体检科选出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疗效做比较,并将3组之间的菌群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菌群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清热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取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ACS合并T2DM接受PCI患者624例,按照冠脉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318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IR组)306例。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次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复合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和脑卒中。结果 CR组与IR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全因死亡(P=0.261)、心源性死亡(P=0.333)、心肌梗死(P=0.069)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MACCE(P=0.006)、再次血运重建(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脑卒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终点事件,心绞痛复发、再次住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院内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在生活干预基础上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次,餐前服用,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热活血化痰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2组FPG、2 hPG、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 P <0.05)。2组FINS、HOMA-IR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FINS、HOMA-I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清热活血化痰方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临床常见病,我国传统医家对其有着数千年的认知历史,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是现代医家在中西医汇通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和新的治法治则。现将历代医家的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
韩文杰  刘恒亮 《广东医学》2012,33(6):854-856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o-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并IGT患者79例,随机分为A组(阿卡波糖+培哚普利组)41例,B组(培哚普利组)38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及baPWV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及B组的血压、ET水平及baPWV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NO水平显著上升(P<0.01),A组的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A组的2hPG、ET水平及baPWV明显低于B组(P<0.05),NO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以降低高血压并IGT患者的baPWV,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及顺应性,延缓并逆转IGT患者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照组(A组)50例,冠心病组(B组)50例,冠心病并糖尿病组(DM)(C组)50例,分别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baPWV。结果 C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hs-CRP及ET水平和baPWV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P<0.01),C组NO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C组患者的baPWV与年龄、2hPG、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ET呈正相关(P<0.05,P<0.01),与血清NO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冠心病的DM阶段PWV已经明显加快,餐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及内皮功能损伤加速了动脉损伤,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