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肺内畸胎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9年,我们收治6例肺内畸胎瘤,均经手术治愈。 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0~48岁,病程1~15年。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咳血。X线或CT扫描示病变位于左肺上叶前段2例(其中1例累及舌段),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右肺上叶前段及右肺中叶各1例,右肺中、上叶之间1例。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我院收治食管重复癌6例,食管贲门癌3例。患者年龄35~71岁,病程20天至9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阻挡感,胸骨后疼痛及咽部不适。其中术前经食管钡检确诊4例,内窥镜确诊1例,另4例于术后确诊。其病理检查为多原发食管鳞癌5例,双原发鳞癌并贲门腺癌1例,食管鳞癌并贲门腺癌3例。两癌灶相距2~15cm。手术行肿瘤切除加胃食管颈部吻合4例,胃食管弓上吻合  相似文献   
23.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 ,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 2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8例 ,女 8例 ;年龄 1 6~ 45岁。气胸为左侧 1 5例 ,右侧 1 0例 ,双侧 1例。首发 1 0例 ,复发 1 6例。2 手术治疗及结果手术准备与常规剖胸手术相同。在全麻下行双腔管气管插管 ,健侧卧位 ,健侧肺通气。术中监测血氧、血压、脉搏、心电图。胸部取 3个 1 .5 cm的小口 ,一个切口位于腋中线第 6、7肋间 ,插入带摄像机的胸腔镜 ;其他 2个切口用于插入器械。做第 1个切口时开始单肺通气 ,用血管钳钝性分离…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应用肺叶分离技术建立犬肺叶移植模型. 方法 用成年Beagle犬为供体,幼年Beagle犬为受体,将供体左全肺取下,应用肺分离技术分离成肺叶,移植给幼年犬. 结果 正式实验8次,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术后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术后供体犬全部存活,8只实验动物犬术后全部复苏、存活,1例左侧肺叶移植犬于术后36 h死于胸腔继发性出血. 结论 犬肺叶移植模型的成功建立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25.
例 1:男 ,2 4岁。因车祸致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血气胸 ,伴呼吸困难 ,颈部、胸腹部广泛皮下气肿 ,在当地医院行胸管闭式引流 ,7天后拔管 ,拍片示双肺扩张良好 ,但痰中仍带少量血丝 ,呼吸困难基本消失。 2 0天后感憋气 ,并逐渐出现紫绀 ,喘鸣 ,2 2天行气管切开 ,呼吸困难未见缓解 ,以气管断裂转入我院。查体 :T36 .8℃ ,P80次 / min,R30次 / min,Bp18/ 10k Pa。 2 0米外即可闻及喘鸣 ,口唇紫绀 ,端坐位 ,稍烦躁 ,双肺呼吸音清。立即经原气管切开处行气管插管 ,并强行越过气管断端狭窄处 ,呼吸困难缓解 ,经行 CT及摄气管强光片 ,发现隆突上…  相似文献   
26.
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计算特异度及灵敏度;检测食管鳞癌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的区域淋巴结(pN0)中MUC1基因mRNA表达,诊断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结果:阴性对照组30个标本(食管良性疾病区域淋巴结)均无MUC1基因mRNA表达,特异度为100%;阳性对照组30个标本(食管鳞癌病理证实有转移癌的区域淋巴结)中25枚检测到MUC1 mRNA的表达,灵敏度为83%。实验组30例pN0食管癌的87枚区域淋巴结中,其中8例病人的9枚淋巴结检测到MUC1mRNA表达(检出率10.3%)。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区域淋巴结中MUC1基因mRNA的表达可以诊断淋巴结隐匿性转移。  相似文献   
27.
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洲  刘相燕  陈钢  刘凡英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17):1012-1015
目的:评价改良Ivor-Lewis手术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1月间,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241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回顾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内40例(16.6%)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死亡6例(2.5%)。整体5年生存率为31%。Ⅰ、ⅡA、ⅡB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0%、16%和13%(P<0.001)。手术后辅助放疗的T3和N1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为23.3%,未完成放疗者的局部复发率为41.3%(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1(HR=2.074,P<0.01)和T3(HR=3.493,P<0.01)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改良Ivor-Lewis手术无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N1和T3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患者的预后取决于T及N分期。该手术可以治愈多数T1N0M0和T2N0M0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但是对于T3和N1患者,单纯手术的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28.
刘凡英  杜贾军 《山东医药》1999,39(21):17-18
1994~1998年,我们采用右胸、上腹双切口行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右胸顶部吻合重建消化道8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7例,女9例;年龄36~74岁;病程20天至11个月。术前均诊断为食管癌,均有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病变位于胸中段食管74例,胸下段食管12例;病变长度为3~11cm,平均6.3cm。本组均采用右胸、上腹双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右胸顶部吻合术(其中5例用吻合器吻合)。食管癌病变全部切除,病理报告为鳞癌83例,鳞腺癌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食管结…  相似文献   
29.
例 1 男 ,2 4岁。车祸致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 ,颈、胸、腹部广泛皮下气肿。在当地住院 2 0d后出现发绀、喘鸣 ,急诊转我院。查体 :端坐位 ,喘鸣 ,唇发绀。CT及气管X线片示隆凸上 3cm处气管断裂 ,狭窄段长 4cm。 1996年 1月手术。术中见狭窄段气管呈瘢痕状与周围组织粘连 ;气管前壁断裂 1 2周径 ,管腔几乎被肉芽及结缔组织填充 ;4个软骨环坏死。切除狭窄段气管 5cm。吻合有张力 ,游离肺门 ,隆凸套带向上提拉 ,头屈位 ,吻合顺利 ,下颌与前胸固定 2针以减小吻合口张力。术后雾化吸入 ,气管镜吸痰 ,2 0d后痊愈出院。术后 6个月…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告用氟脱氧葡萄糖类似物在肿瘤细胞中加强对其吸收并用正电发射断层照相来鉴别肺部的孤立性良恶性病变或复发性肺癌。美国Duck大学医疗中心Duhaylongsod等自1991年11月至1993年12月对100个肺部患有不能明确诊断的孤立性病灶患者做了此项检查。男女之比为3∶2,平均年龄58±4岁。79个病人肺部有孤立性结节(直径≤4cm),11个病人肺部呈多发性包块(直径>4cm),平均直径为2.2±0.8cm和5.2±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