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4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41.
为提高手术后肠瘘的治愈率,作者总结了1989年12月至1996年10月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肠瘘24例,包括十二指肠瘘6例,高位小肠瘘3例,低位小肠瘘7例,结肠瘘8例。1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率75%(12/16);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率87.5%(7/8)。全组死亡率20.8%(5/24)。作者认为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诊断;(2)结合生长抑素的应用加强营养支持治疗;(3)控制感染;(4)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时机;(5)积极治疗肠道原发疾病,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442.
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2月1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 全部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107例,余71例放置T管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胆道镜检查取石时间平均31 min(6~92 min),162例肝外胆管结石均于术中成功取净,术后1个月经B超检查内置管组107例中104例已排出,3例经胃镜取出,107例胆道内置引流管者随访3~51个月,平均27.8月,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1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检查发现胆管残余结石5例,均为术中已知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1~3次取出.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熟练技巧应用纤维胆道镜,能可靠彻底地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疏通主要肝管,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43.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KC)活性改变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及对HSC增殖和激活的作用。方法将肝星状细胞系rHSC-99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PKC激动剂PMA0.5μmol/L组(B组);PKC抑制剂Calphostin C100nmol/L组(C组)。加药后0、3、6、12、24h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KC活性的变化;作用24h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DGF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PMA作用后PKC的活性显著增强,而Calphostin C则抑制PKC的活性。PKC活性增强后,与对照组比较HSC的PDGF表达升高了1.4倍(P〈0.01),ERK表达升高了1.2倍(P〈0.05);n—SMA的表达升高了1.3倍(P〈0.01),并促进HSC的增殖;PKC活性抑制后则能抑制以上的作用。结论PKC活性的改变能调控HSC中PDGF的表达,在HSC的增殖和激活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4.
目的分析意外胆囊癌(UG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1990年6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1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手术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意外胆囊癌均经冰冻或石蜡切片病理证实,其中腺癌47例(92.2%),鳞癌2例(3.9%),神经内分泌癌1例(2.0%)及小细胞癌1例(2.0%);根据Nevin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13例,Ⅲ期15例,Ⅳ期16例,Ⅴ期2例;31例(60.8%)改行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18例(35.3%)仅行胆囊切除术,另有2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随访33例(64.7%),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月(2~60月);Nevin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26)是影响UGC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手术组患者较非根治手术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5)。结论绝大多数意外胆囊癌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腺癌,行根治手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应根据病理分期,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45.
2010年6月16日至19日,第十六届国际肝脏移植协会(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on Society,ILTS)年度移植会议在中国香港召开.来自世界各地1000多位肝移植专家和知名学者共聚一堂,就肝移植外科技术、肝癌肝移植、活体肝脏移植、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以及优化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有关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最新研究结果整理成文,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46.
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虽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率低,但因分流量大,术后脑病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高。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后大多数吻合口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部分还可能因吻合口张力较大而最终发生狭窄或形成血栓。本文报告使用带外支撑环的8mm口径Gore-Tex人工血管行门腔静脉架桥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人25例,并与同期门静脉侧侧分流组14例比较。结果显示门腔侧侧分流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数值稍大于架桥分流组,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1.04±0.44kPa和0.87±0.26kPa,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及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后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门腔侧侧分流术组(8.0%和35.7%,P<0.05),术后经下腔静脉行门静脉造影证明人工血管通畅率为96%。初步结果表明门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分流术对病人创伤较小,操作简便,术后脑病发生率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