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48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6岁,因"反复便血4年"入院.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成形黑便,量少,1~2次/d,偶呈柏油样,并有头晕、乏力、腹胀,无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症状,在外院给予止血治疗,15 d后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cl-2基因转染对缺氧再复氧损伤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能介导Bcl-2基因转染和表达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Bcl-2),转染体外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检测其Bcl-2基因表达变化,分别对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单纯给予缺氧复氧处理)、Ad-CMV/Bcl-2转染组(AdCMV/Bcl-2腺病毒载体转染48h后再给予缺氧复氧处理)细胞的凋亡率、死亡率及活力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微弱表达,Ad/CMV-Bcl-2转染组细胞Bcl-2基因高表达;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Annexin-V-Flous试剂盒检测死亡细胞明显减少(P0.01),凋亡显著受到抑制(P0.01);采用MTT法证明,Ad/CMV-Bcl-2转染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cl-2基因转染可显著减轻缺氧再复氧导致的肠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CIM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剂(J2)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的C57BL/6(H-2b)小鼠的淋巴细胞4×10^6~6×10^6经尾静脉注入经印钴照射(900拉德)后的DBA/2(H-2d)小鼠体内构建模型。将DBA/2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模型建立后即刻腹腔注射J2,每天1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mg/kg体重);实验组J2A组(1mg/kg体重)、J2B组(4mg/kg体重)、J2C组(8mg/kg体重)。给药3d后分组处死DBA/2小鼠取脾制备淋巴细胞,用CD3、CD4、CD8单抗分别标记受检T细胞,FA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小鼠体内分裂增殖的情况,并检测CD4^+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FSE标记C57BL/6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着染率大于99%。对照组分裂的CD4^+T细胞(75.34±1.58)%、分裂的CD8^+T细胞(83.48±1.25)%明显多于CsA组和实验组(P〈0.01)。J2B组和J2C组分裂的细胞数分别与C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J2A组多于CsA组(P〈0.05)。对照组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41.1±3.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J2A组(35.6±4.1)%、J2B组(24.0±3.7)%和J2C组(13.6±2.3)%CD4^+T细胞早期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CsA组(7.4±1.9)%(P〈0.05)。结论J2可能抑制T细胞亚群CD4^+T细胞的活化,从而进一步抑制CD8^+T细胞的分裂增殖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莫西沙星(拜复乐 )单药可有效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这是不久前完成的亚太地区多家医院参与的代号为"Dragon"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的.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09年5月8-1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宁波市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收到论文200余篇,参会代表900余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消化道肿瘤的现代观念与规范化治疗.在第十三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上共有19位著名专家围绕此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自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156例术中明确无残余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其中107例患者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26·7min、127·5±24·2min(P<0·05),术后住院4·8±0·92d、8·4±1·48d(P<0·05),术后平均输液量7278·5±1381、11270·2±2026ml(P>0·05),平均住院费用8932·7±1553·6元、10242·9±1594·5元(P<0·05),恢复日常工作时间14·44±1·89d、31·93±3·52d(P>0·05)。2组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随访1~51月,平均28月,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及其它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十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3年1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复合补片修补腹膜难以对合的腹壁切口疝10例,均采用腹膜内置入修补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手术后早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和血清肿等并发症。10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肠梗阻、窦道形成和肠瘘等远期并发症和切口疝复发,10例患者均局部感觉良好。结论应用复合补片腹膜内置入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来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肿瘤溶解细胞外基质向外侵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胶酶B(gelatinaseB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一种 ,本研究旨在了解MMP9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本组共 4 3例胃癌患者 ,其中男 31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5 3± 6岁。内镜下取胃癌组织 ,同时取远离癌灶的正常胃粘膜组织。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并行手术治疗。2 .方法 :总RNA提取试剂盒、AMV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寡核苷酸引物、Taq酶均为Promega公司产品。毛细管聚合酶链反应 (PC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探究其在肝旱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对照组,3μM罗格列酮组,10μM罗格列酮组,20μM岁格列酮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中PPARγ、TGF-β1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y、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α-SM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1)RT-PCR:20μM罗格列嗣组或10μM罗格列酮组与3 μM罗格列酮组或对照组相比,PPARY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20 α-SMA罗格列酮组与10 α-SMA罗格列酮组之间,3 α-SMA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之间,PPARγ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件(P>0.05).而各组之间的TGF-β1 mRNA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Western blot:PPARγ及TGF-β1蛋白表达所得结果与RT-PCR结果相一致.Ⅰ型胶原表达与RT-PCR 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相一致.各组之间的Ⅲ型胶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免疫细胞化学:20α-SMA罗格列酮组或10 α-SMA罗格列酮组与3 α-SMA罗格列酮组或对照组相比,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20 α-SMA岁格列酮组与10 α-SMA罗格列酮组之问,3 α-SMA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ELISA:20 α-SMA罗格列酮组或10 α-SMA罗格列酮组与3α-SMA罗格列倒组或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表达明显降低(P<0.01).20 α-SMA罗格列酮组与10 α-SMA罗格列酮组之问,3 α-SMA罗格列酬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PAR?配体罗格列酬能够在促进PPAR?的合成表达的同时,抑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抑制α-SMA的表达,减少细胞分泌Ⅰ型胶原,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提高活体肝移植供体手术安全性和加强术后管理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2月至2009年6月22例活体肝移植供体的临床资料,总结供体术前评估、手术技术、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术前对供体进行三步法评估,术中采用超吸刀 (CUSA)进行肝脏实质分离,术后定期随访。供肝移植物包括肝左外叶2例、左半肝6例、扩大左半肝1例、右半肝5例和扩大右半肝8例。1例在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1例合并胸水,1例枕后皮下血肿,其他供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无供体死亡。结论 活体肝移植供体手术复杂,严格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是提高活体肝移植供体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