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15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ASC-US)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HPV亚型分布及宫颈病变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11月来笔者医院就诊的176例提示细胞学ASC-US,hr-HPV阳性,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的患者资料。利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hr-HPV 基因型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鳞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76例ASC-US患者中,89例LSIL,30例HSIL,6例SCC,HSIL+检出率为20.45%;hr-HPV亚型检出率位于前6位的是HPV16、52、58、53、59、18,并且HPV16亚型在各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其次为52型、58型;HSIL+患者主要以16/18单一型感染为主(χ2=28.283,P<0.01),混合型感染hr-HPV的HSIL+检出率以含16/18型的多重感染为主,分别为30%和20%。结论 细胞学ASC-US患者,HPV16、52、58型在各年龄段感染率较高;感染HPV16/18亚型时,HSIL+检出率更高。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高危亚型感染,防止HSIL+患者漏诊。  相似文献   
62.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虽然是一种非侵入性微创疗法,但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均已证明,冲击波治疗结石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尽管一些并发症比较轻微不需特殊处理,而有些并发症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道2018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定西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尿管下段结石多次ESWL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损伤,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婴儿痉挛症患儿术后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监测与随访1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幕上开颅左侧颞前叶及内侧结构切除术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患儿脑脊液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根据该患儿自身情况计算抗菌药物的用量,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先后使用了美罗培南300 mg、ti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1.8 g、q8h;万古霉素200 mg、tid。结果:患儿颅内感染治愈,且用药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配合医师参与特殊人群临床用药方案制订,有利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维拉帕米选择不同的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海藻酸钠420、乙基纤维素M70、复配辅料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物、硬脂酸、氢化蓖麻油为骨架材料,按《中国药典》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项下对累积释放度的相应要求确定上述6种缓释骨架材料对应的载药量,制备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以蒸馏水为介质,桨法释放,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9 nm波长处测定6种缓释片12 h内的累积释放度。结果:6种缓释片的载药量分别为50%、50%、25%、50%、18%、37.5%,12 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81.3%、89.3%、82.7%、88.1%、92.8%、83.5%。结论:6种骨架材料均有缓释作用,综合载药量和累积释放度考虑,海藻酸钠420作为维拉帕米的缓释骨架材料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65.
以双盲法对随机收集的113例患者进行了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舌象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结果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红、红与暗红,苔薄黄、黄厚、白厚以及腻苔的检出率,高胃泌素血症者明显低于正常者(P〈0.05,〈0.01),提示正常或低胃泌素血症利于上述舌象形成。此外,中年患者、血瘀化热型、老年病和溃疡病者血清胃泌素多正常(P〈0.05,〈0.01)。胃窦炎、肾结石者以低胃泌素血症居多,且具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年轻女性流动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水平及性行为特征,探讨该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抽取合肥市庐阳区22家娱乐场所为调查现场,招募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知识和自我效能、近1年患性病及生殖道感染状况、流产、近6个月性行为、性伴种类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娱乐场所流动女性180人,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0.6%;30.0%的调查对象报告近1年患有性病或生殖道感染,58.3%既往有过流产;最近6个月有61.7%的调查对象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为已婚、累计打工时间〉3年、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者发生高危性行为危险性增加;随着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效能的增加,发生高危性行为危险降低。结论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女性流动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不足,高危性行为和生殖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青年女性流动人群HIV咨询检测服务利用现状,探讨该人群寻求HIV检测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庐阳区22家娱乐场所为调查现场,招募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知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知晓和利用情况、近一年患性病及生殖道感染状况、流产、近6个月性行为及性伴状况。结果共调查娱乐场所流动女性180人,33.9%的调查对象知道可在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咨询艾滋病,47.2%的调查对象知道在疾控中心免费检测艾滋病;16.1%调查对象报告既往做过HIV咨询,31.7%报告既往做过HIV抗体检测;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6~29岁,婚姻状态为已婚或同居,知道可在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咨询艾滋病,近6个月与男朋友有性行为,有较高的艾滋病性病知识会促进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论合肥市庐阳区娱乐场所青年女性流动人群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知晓和利用情况均有待加强,需要继续加强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68.
近年有关细菌生物膜(BBF)相关的感染在临床日益多见,与此同时,与细菌生物膜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亦是近年对细菌方面研究的热点,现就近年关于细菌生物膜的制备装置、方法及检测量化技术作以介绍,并对其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以其为生物膜的体外研究提供借鉴。早在几个世纪之前,科学家们就观察到细菌可在固体表面形成膜状结构,但对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相关研究只在近30年才有了重大突破,对细菌生物膜的概念有了明确的定义,对其组成、结构、形成过程等有了更加精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总结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2013年7月采用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上颈椎原发肿瘤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C2 11例,C1、C2 2例,C2、C3 10例。21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脊索瘤10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7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2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其中1例术前穿刺活检提示为骨母细胞瘤,术后病理确诊为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术前病理检查提示为骨巨细胞瘤,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均行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手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前路分颌下、经口或劈下颌骨入路三种方式;后方重建方式为枕颈固定,前方为钛板和自体髂骨块、钛板和钛网或单独异形钛网固定。术后辅助Halo架外固定。19例患者于围手术期行放射治疗,其中术前放疗8例,术后放疗11例。统计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包括一侧椎动脉损伤5例、脊髓损伤1例、硬膜撕裂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1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钛网前移压迫气管引起气道梗阻死亡和口咽粘膜感染大出血死亡各1例,迟发性椎动脉破裂出血1例,深部伤口感染6例,咽后壁粘膜延迟愈合6例、不愈合2例,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吸收内固定松动5例,植骨融合于倾斜的位置3例。结论: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椎动脉损伤、术后咽后壁伤口感染及后期内固定移位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吲哚菁绿介导的光拴疗法(indocyanine green 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MP)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retinal macular thickness,RMT)的影响.方法 11例(12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为2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AMD患者,给予i-MP治疗.每次治疗后12周、48周,根据ICGA及FFA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不超过3次).第1次治疗结束后1周、12周、48周随访患者BCVA,同时检测RMT及黄斑形态.结果 治疗前最佳矫正视为1.12~1.53 logMAR;治疗后1周,1眼视力提高,11眼视力稳定,未见视力下降患者;治疗后12周,4眼视力提高,6眼视力稳定,2眼视力下降;治疗后48周,5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稳定,2眼视力下降.治疗前RMT为(391.34±69.89) μm,治疗后12周、48周分别为(337.73±56.23)μm、(332.14±62.07) 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CT证实83.3%的患者RMT有所下降,且黄斑形态改善.治疗后48周ICGA显示:CNV荧光素渗漏消失7眼,明显减轻3眼,加重或无明显好转2眼.治疗中及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MP是一种治疗AMD黄斑下CN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