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孕酮对神经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璐  李云生 《解剖与临床》2006,11(4):291-293
孕酮作为一种能在神经系统合成的神经活性甾体,通过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发挥其神经营养和保护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在各类动物模型中孕酮替代治疗可延缓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实验性脑缺血损伤,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并且能改善实验动物空间辨别和学习记忆等神经认知功能。其抗氧化、抗兴奋性毒性及神经营养作用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性和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正>笔者在局解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具标本存在右侧腹壁下动脉缺如的情况。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该标本系老年男性,体质良好。左侧腹壁诸层结构正常,腹壁下动脉完好。右侧腹壁层次尚可,右侧腹直肌下部肌质较薄,内侧越过白线与左侧腹直肌融合,但右侧腹壁下动静脉缺如(图1A),也未见异位腹壁下动脉分支。此外可见右侧腹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应用华法林(WAR)与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在卒中预防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LAAO组,并以同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WAR组。在每位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内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均无体循环栓塞、心血管死亡及脑卒中等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LAAO组病人手术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成功率100.0%;术后出现5例残余分流,分流量依次为2 mm、1 mm、1 mm、3 mm、2 mm,术后3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LAAO组术后无大出血、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仅有4例出现包心积液,及时予以保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均无死亡、心脏压塞、器械相关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3个月后出血事件及1年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9.3%,均明显低于WAR组的16.7%、27.8%(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在出血类型上,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AF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但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34.
杨濛  张玉顺  范粉灵  何璐 《心脏杂志》2018,30(6):658-662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并发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CS患者300例,均行经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或)经胸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测有无PFO。按照有无PFO,将并发PFO的85例CS患者作为并发PFO组,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选择85例无PFO的CS患者作为对照(非PFO)组。检测两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和MTHFR C677T基因型。 结果 ①MTHFR C677T的TT基因型是PFO并发CS的独立相关因素;②PFO并发CS患者血浆Hcy水平和各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与患者性别呈负相关,而与吸烟、高Hcy、C677T基因型呈正相关。 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CS并发PFO相关。  相似文献   
35.
正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对于局限期前列腺癌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均可达到根治性效果[1-2];对于转移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减瘤、减症手段。随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  相似文献   
36.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近年来非常引人注目的针对脑损伤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较新的康复训练技术,其主要治疗策略是限制患者的健侧上肢,诱导使用患侧上肢,提供患侧上肢特定行为再塑训练和密集反复的练习机会,来促进患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孕酮对成年雌性去卵巢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 6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对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孕酮或生理盐水。用Y-型电迷宫测试系统测定小鼠的认知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C)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和变化。结果小鼠认知功能测定中,去卵巢对照组(OVX组)小鼠与SHAM组小鼠相比,在第2、3时段正确反应次数显著降低(P<0.05),高孕酮剂量组(HP组)小鼠与OVX组相比,在第3时段正确反应次数显著增高(P<0.05);GFAP表达测定中,OVX组与SHAM组小鼠相比,GFAP阳性细胞AOD和阳性细胞面积表达水平增加(P<0.05),孕酮中剂量组(MP组)和HP组与OVX组小鼠相比,GFAP阳性细胞AOD和阳性细胞面积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雌、孕激素的缺乏会引起成年雌性小鼠认知障碍,孕酮的长期补充治疗可以改善小鼠认知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为研究xCT缺陷引起细胞生长抑制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提取xCT缺陷的Sut黑色素细胞和野生型Mela黑色素细胞2组细胞总蛋白,分别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分离2组细胞总蛋白.以Mela细胞做对照,以PDQuest软件分析Sut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选择部分表达量明显变化的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将质谱分析结果输入M...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PIK3CA siRNA-壳聚糖纳米粒子处理胃癌细胞BGC823后,胃癌细胞BGC823侵袭能力的变化,研究壳聚糖纳
米粒子介导PIK3CA干扰在抑制胃癌侵袭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壳聚糖包被PIK3CA siRNA制备纳米粒子,纳米粒子
粒径在350 nm。用其处理胃癌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及PCR检测PIK3CA沉默情况,并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性的
变化。结果PIK3CA siRNA-壳聚糖纳米粒子可显著下调胃癌细胞BGC823中PIK3CA的表达(P<0.01),并且可明显抑制胃癌
细胞的侵袭性(P<0.001)。结论通过壳聚糖纳米粒子介导的PIK3CA基因干扰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放射性牙损伤是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营养摄取.通过分析放射性龋齿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如何减少和预防放射性牙损伤的发生.方法 2007-06-25-2013-04-31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五区行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中,选取有放疗结束2年后口腔随诊资料的2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检查时间距离放疗2~8年,中位时间3.5年.记录龋失补牙数,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放疗技术、放疗后不同时间段的患龋率和龋均,以及不同放疗技术的常见患龋牙位.结果 调强放疗组(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牙齿剂量为(33.31±6.77) Gy,三维适形组(3-diment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为(41.05±1.58)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IMRT组,3D-CRT组,二维放疗组(2-dim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2DRT)的龋均分别为6.51±7.18、9.03±8.12和13.79±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4例患者龋均为8.16±8.20,失牙率为33.43%,补牙率为17.27%;上下牙列的龋均为4.24±4.22和3.92±4.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后组磨牙与其他牙齿的龋均为4.98±4.12和3.18±4.68,年龄≥50岁与<50岁患者的龋均为11.63±9.09和5.41±6.48,放疗3年后与3年内的龋均为10.87±9.56和5.88±5.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性别不是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男7.88±7.97,女8.86±8.77),P=0.541.结论 增强鼻咽癌患者的护齿意识和龋病治疗意识,放疗尽量采用调强放疗技术,降低牙齿受照剂量,重点关注中老年患者的牙齿健康,有可能减少放射性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