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提供新涨滩的灭螺方法,我们采用高水量五氯酚钠机械化喷洒。在较大面积的新涨滩上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系统观察。 一、喷洒机械和方法 采用泰州喷灌机械厂生产的2时灌泵.配套动力为丹阳柴油机厂生产的5匹风冷式柴油机,但在泵体上加装自动加水和吸药液的装置,每小时出水量18m~3(300L/sec),可连接2时塑料软管8圈(160m)其射程仍可达10m,实际上可喷洒离  相似文献   
12.
用诱引物诱捕钉螺试验,前人曾有报告,但主要是观察不同诱引物的诱获成、幼螺效果。对何种诱引物诱捕钉螺最佳,报告颇不一致。1989年通过人工实验现场和监测区现场,对此法作了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锡等3个市、县1987~1990年的现场控制实验和河,沟钉螺调查,发现残存钉螺的消长与环境因子密切有关,只要自然环境适宜,即使1对钉螺,也能大量繁殖增长。在实验沟螺笼内放置1、5、10对钉螺,隔3年后,其钉螺密度分别增长171.9倍,69.5倍、28.4倍;螺口数分别增长354倍、135倍、75倍;现场1条水沟钉螺密度增长34.7倍,1条河钉螺密度没有增长,但都未见自然消亡。提示当达到“基本消灭”或“消灭”标准以后,应坚持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无锡、丹阳、泰兴、如东、六合五个县的15个大队的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调查的力法和结果。就调查结果,分析了防治效果,还对粪检、皮试、体检等调查方法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考核防治效果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滩钉螺在不同深度江水中生存情况的初步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洪水季节,江滩钉螺借水流扩散的现象已经调查证实。但钉螺落入不同深度江水中的存活情况,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3年7~12月在南京航标站附近的长江水域进行本实验观察。 方法和结果 一、钉螺在不同深度江水中的死亡率 用特制小竹笼(直径10cm,长20cm)30只,每  相似文献   
16.
江都县三周乡肖墅村于1981年普遍建立了“人粪预处理式”沼气池。为了观察该村上述沼气池粪管加化疗对控制钩虫感染的效果,并与另一个单纯化疗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数量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后感染螺逸蚴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1、5、10、20和40只5组不同数量的血吸虫毛蚴分别感染单只阴性钉螺后,对钉螺感染率、感染螺的逸蚴率,逸蚴量及存活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钉螺感染率的高低与毛蚴数量的多少呈相一致的趋势。感染螺的尾蚴逸出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观察的250只感染螺在4,064次逸蚴中,共逸出尾蚴287,213条,平均每螺每次逸蚴70.67条。每只感染螺在本次观察的整个生存期间中逸蚴数平均为1148.85±96.29条,最多为8.079条。5组感染螺平均逸蚴数之间无显著差别。感染螺的存活时间从毛蚴入侵螺体时计算,平均为214.25±9.89d,最长为936d(相当2年零7个月);从初次逸蚴时计算,平均为118.28±9.94d,最长为839d。各组感染螺的平均存活时间亦无显著差别。94.8%的感染螺均在开始逸蚴后1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基本消灭血吸虫病7年的江厦生产队和12年以上的新建八队,以及正在流行的西庙四队和非流行区的李村十一队五岁以上的自然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提示了随着感染的控制,人群血凝抗体水平将逐渐下降,在基本消灭地区可下降为较低水平,在基本消灭多年的地区,则可下降到正常人群的水平。年龄分组资料表明,在低年龄组(5~14,15~24岁组),江厦的IHA阳性率和GMRT与新建、李村的都很接近,这可能与近年来感染已控制,低年龄组已无新感染和重复感染的机会有关。而在大年龄组(25岁以上),IHA的阳性率和GMRT。江厦虽较新建和李村明显高,但较西庙的为低,说明大年龄组IHA的阳性率和GMRT可反映该地控制感染时间的长短,在这一点上,IHA似较皮内试验为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一种新提出的粪便血吸虫卵定量计数的方法——集卵透明法和国外应用的Kato-Katz 法作血吸虫卵计数的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EPG 值20只以上时,两法的检出率都很高,但集卵透明法检出的EPG 几何平均值显著高于Kato-Katz 法。在EPG 值20只以下时,集卵透明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Kato-Katz 法,特别是在EPG 值4只以下时,Kato-Katz 法的检出率仅8%。认为在我国多数地方血吸虫病情已显著减轻的情况下,采用集卵透明法作粪便血吸虫卵计数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昆山等10个县水网地区1982年春季再现钉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再现有螺点的比例:10个县共查出有螺点245个,其中初次查出31个,占12.65%,重复查出(去年有螺今年仍查到)17个,占6.94%,间断查出197个,占80.41%。在间断查出的有螺点中,“无螺”1~4后再现16个,5~9年后再现98个,10~14年后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