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 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推广,HIV/AIDS患者的期望寿命延长,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愈发常见。且患者易发机会性感染、共感染等情况,健康状况不佳,医疗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然而,目前有关HIV/AIDS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研究较少。 目的 了解我国四省份(北京市、河南省、贵州省、安徽省)HIV/AIDS患者因病所致的家庭经济负担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北京市、贵州省、安徽省各选择1家医疗机构、在河南省选择1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作为调查地点,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各调查地点选取2020年获取过医疗卫生服务的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经济学特征、疾病状况及就医情况指标。根据患者2020年的自付医疗费用和家庭年收入计算费用收入比,以费用收入比>25%为出现了家庭经济负担,否则为未出现家庭经济负担。 结果 共纳入1 446例患者,患者费用收入比以≤1%(400例,27.7%)和>1%~5%(418例,28.9%)为主,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患者为237例(16.4%)。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户口性质、流动情况、医疗保险类型、家庭年收入水平、感染途径、CD4+ T细胞计数、就医形式的患者出现因病所致家庭经济负担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男性〔OR(95%CI)=1.729(1.050,2.853)〕,≥65岁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18~24岁者〔OR(95%CI)=3.445(1.188,10.227)〕,离异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未婚者〔OR(95%CI)=2.241(1.073,4.678)〕,事业单位人员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低于家务/待业/无业者〔OR(95%CI)=0.287(0.081,0.898)〕,家庭年收入水平为中低收入、低收入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高收入者〔OR(95%CI)分别为3.556(1.471,9.428)和29.614(12.348,79.211)〕,经异性性行为感染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较经同性性行为感染者低〔OR(95%CI)=0.356(0.186,0.670)〕,从未接受过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患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低于接受过ART者〔OR(95%CI)=0.241(0.055,0.835)〕,CD4+ T细胞计数为201~350、≤200个/μl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500个/μl者〔OR(95%CI)分别为2.347(1.237,4.515)和2.365(1.200,4.702)〕,仅住院者、门诊+住院者出现家庭经济负担的风险高于仅门诊者〔OR(95%CI)分别为12.492(5.592,27.818)和23.690(14.519,39.933)〕。 结论 HIV/AIDS患者费用收入比较低,部分患者出现了家庭经济负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水平等社会人口学和经济相关特征,感染途径、ART、CD4+ T细胞计数水平、就医形式等疾病和就医相关特征是影响HIV/AIDS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因素。未来应重点关注女性、老年、重症及家庭年收入较低的HIV/AIDS患者,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医疗保障政策,切实、有效地降低HIV/AIDS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HAART治疗的71例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 T细胞数、HAART治疗方案、肝毒性药物的使用、HBV和/或HCV协同感染等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71例患者中HBV感染者9例,HCV感染者35例,其中HBV、HCV共同感染者5例;51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HBV和/或HCV协同感染比率分别为6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年龄、性别、感染途径、饮酒状况、CD4 T淋巴细胞数(<50)、HAART治疗方案、使用肝毒性药物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回归分析HBV和/或HCV的协同感染是HAART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HBV和/或HCV与HIV的协同感染十分普遍,是HAART治疗HIV/AIDS患者肝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眼科视光门诊调查成年近视患者的视疲劳流行率,并探讨视疲劳的双眼视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800例成年近视患者,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视疲劳问卷调查及屈光不正矫正下的各眼动参数的测量,包括调节幅度(AA)、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NRA/PRA)、远近距离垂直和水平隐斜、远近距离的正负融像集合、辐辏近点和立体视.结果 800例调查对象视疲劳的总患病率为24.2%(194/800),女性(27.8%,128/460)多于男性(19.4%,66/340)(P=0.006);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单眼AA、双眼AA、NRA和PRA眼动参数与视疲劳有关系(P=0.000).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的PRA(≤1.25 D)和低的NRA(≤1.50 D)是成年近视患者视疲劳的显著危险因素(P=0.000,OR值7.644;95% CI 2.913~17.580;P=0.000,OR值5.303;95% CI2.822~16.205).结论 成年近视患者的视疲劳与性别和是否戴镜有关,低的正负相对调节是视疲劳明显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我国有偿献血人群中HIV-1B'亚型流行株的膜蛋白V3环序列特征.方法 巢式PCR扩增前病毒DNAc2-c3区后测序,进行病毒亚型鉴定和V3环序列特点分析.结果 所检的32个HIV-1B'亚型株V3环顶端四肽有五种形式.AIDS组与无症状感染组相比前者呈现更多的T/SI型毒株V3环变异特点.结论 我国有偿献血人群中HIV-1 B'亚型流行株V3环顶端四肽有多种形式.处于病程不同时期的患者体内病毒V3区呈现不同的氨基酸变异特点和电荷积累趋势,提示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105.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通知要求,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做好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抓紧测算和研究制订方案,加大基金调剂力度,确保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以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 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性51例(55.4%),女性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史、37例(62.7%)CD4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6.8%)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22.0%)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史、14例(23.7%)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7.
腕管综合征是指任何急、慢性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的病变,而产生以手指感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征候群。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腕尺管综合征、颈间盘突出症、末稍神经炎相混淆。现将肌电电生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以依非韦伦(EFV)的为基础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对成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佑安医院2013—2015年,采用以EFV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ART)方案进行初始抗病毒治疗的110例成人HIV/AIDS病人的一般资料、基线血脂和治疗随访12个月后的血脂数据,比较血脂指标的变化,并对于影响ART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病人均采用2种核苷类似物(NRTIs)联合EFV进行治疗;均为男性,他们的年龄中位数为32(28~38)岁。所有参与研究的病人均未接受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与病人基线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终点病人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异常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抗病毒治疗后LDL-C指标中位数较基线略升高,中位数较基线略升高,但LDL-C异常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抗病毒治疗前后HDL-C和血脂总体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HIV核糖核酸(RNA)载量≥105拷贝/mL的病人相对于HIV RNA105拷贝/mL的病人,LDL-C浓度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比值比(OR)=6.21,95%可信区间(CI):2.01~19.25]。结论基于EFV的初始抗病毒方案可导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的指标LDL-C升高,基线HIV RNA≥105拷贝/mL是LDL-C升高的风险因素。对于采用基于EFV的ART方案的病人,建议将血脂监测纳入常规随访。  相似文献   
109.
有这样一位老人,她用毛笔字恭恭敬敬地抄写党章,即使在“文革”时期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仍然矢志不渝地递交入党申请书,26年终于得偿夙愿;她临终前对儿子说:“我死后,帮我上交一万元党费”;她的一生倾其所有去帮助别人,多年来捐献和援助他人的钱物总价值达300多万元,去世时工资卡里只有85.46元;她帮助过的“党娃”,一路上抱着她的遗像奔向抗震救灾第一线,每天晚上都要对着她的遗像做总结……听说了这样一个人物不平凡的一生时,笔者曾把这样的经历视为精心编造的“传奇故事”,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崇高伟大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酶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PTC患者新鲜冷冻组织进行显微切割,收集癌细胞并提取DNA,PCR扩增后利用测序法对PTC患者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进行检测,并收集6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PTC中58例(94%)在BRAF T1799A处发生突变。有13例(21%)在TERT启动子C228T处发生突变。PT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仅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TERT启动子突变与PTC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有关(P0.05)。结论 BRAF和TERT启动子突变对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产生一定影响,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