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善  于路  付国胜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58-1259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已有许多炎症因子如CRP等,被认为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近期有许多研究提示,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影响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参与了冠脉内支架的再狭窄。目前认为该酶可以在动脉壁内将脂蛋白中的磷脂酰胆碱(PC)水解为溶解型-PC和游离脂肪酸,它们可以触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本文就sPLA2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和治疗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拈抗剂替米沙坦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AMI模型建立24h后,随机分为AMI组、替米沙坦组、安体舒通组和两药合用组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6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形态学检测心脏重构过程。结果 各组平均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替米沙坦组和合用组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重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室截面内周长,安体舒通组仅仅减少了LVEDP。各组的非梗死区室间隔的非血管区胶原容积分数(CVF)均显著减少(P〈0.001),合用组的CVF没有进一步减少。结论 替米沙坦干预能有效改善心室重构,与安体舒通合用没有叠加作用,但安体舒通可减少非梗死区心肌胶原的沉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8(IL-8)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对冠心病(CAD)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方法1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AD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测定IL-8、CRP,并按各自水平分组,通过2年随访,观察比较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年后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1例,调整了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后,Cox风险回归提示IL-8≥228.6pg/ml是预测远期事件的独立危险之一(相对危险度1.89,P<0.05),CRP≥0.03g/L的相对危险度为2.33(P<0.01),而两者同时升高的患者(IL-8≥228.6pg/ml合并CRP≥0.03g/L)为3.1(P<0.01)。结论联合测定IL-8及CRP水平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鞍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引起,临床医师容易误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 e tion,SIADH),二者临床表现和电解质检验结果相似,而处理原则相反[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相似。CSWS的治疗原则是补盐、补水恢复血容量及维持钠的平衡;SIADH的治疗原则是限制水入量、降低血容量,使血钠恢复正常。结果全部患者低钠血症在1~4周内均得到纠正。结论神经外科疾患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可通过血钠检查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予补钠补液或限水等治疗,否则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脑疝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陆游《山城踏青》踏青之习,并非今人发明,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沿袭至今。踏青唐代最盛,当时叫法较多,如春游、探春、寻春等。孟郊《长安》诗中有“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之句,故又称“花柳游”。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而行,到郊外游赏春景,感受春意。“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笔下长安城郊曲江风景区踏青的盛景。“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这是诗人陆游《山城踏青》的诗,短短四句便把春天到…  相似文献   
17.
IL-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变化及其与hs—CRP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善  于路  傅国胜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21-1522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且与斑块进展及稳定性密切相关,尽管C-反应蛋白作为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已被广泛认同,但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受单一细胞因子影响。研究发现,白介素8(IL-8)除了参与自体免疫功能以外,也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5例冠脉造影患者血清IL-8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达意义及与hs—CR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胱抑素C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早期肾毒性的评估。方法前瞻性观察了153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于造影前、造影后第1天、第2天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肌酐。结果血CysC测定值在行冠脉造影患者造影后第1天、造影后第2天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4.78、3.77,P均<0.05);造影后第2天血CysC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5)。造影后第1天、第2天BUN、SCr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5、0.22、0.54、0.58,P均>0.05);造影后第2天BUN、SCr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5、1.12,P均>0.05);造影后第1天mALB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造影后第2天mALB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造影后第2天mALB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P<0.05)。造影后第1天、第2天NAG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99、4.68,P均<0.05);造影后第2天NAG与造影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P<0.05)。结论在无基线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未见造影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病例,部分患者存在一过性轻度蛋白尿、尿酶升高;血CysC、尿mALB和NAG是反映造影剂早期肾毒性的敏感指标,但血CysC检测的临床意义更大,尤其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短期留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非冠心病患者29例,进行血清APN、尿酸测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按病变范围分为对照组(29例)、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三支病变组(33例);按Gensini积分分为0~1分组(29例)、2~20分组(28例)、21~40分组(30例)、>40分组(25例)。结果 ACS组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均<0.05);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均<0.05)。对照组APN水平显著高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0.05);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均<0.05)。0~1分组和2~20分组APN水平分别显著高于21~40分组和>40分组(均<0.05)。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负相关(=-0.584,<0.05);0~1分组和2~20分组血尿酸水平分别显著低于21~40分组和>40分组(均<0.05)。血尿酸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对数呈正相关(r=0.348,<0.05)。结论 APN、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稳定性、狭窄程度以及范围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但也可以出现颅内占位的表现,其中少数动脉瘤瘤体位于鞍区,并可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如垂体瘤、鞍结节脑膜瘤等,有作者将此类动脉瘤统称为鞍区动脉瘤。误将动脉瘤当作一般肿瘤进行手术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认识表现为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动脉瘤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