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乔峻 《大家健康》2016,(8):122-122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入院的108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气促、咳嗽、憋喘、湿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11例主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11例患者中男性 10例 ,女性 1例。马方综合征 6例 ;动脉硬化型主动脉瘤 3例 ;先天性主动脉瓣膜病变合并主动脉瘤 2例。全组合并高血压 7例 ,肾功能不全者 6例。行 Bentall手术 5例 ,Ben-tall+部分主动脉弓置换 1例 ,主动脉瓣置换 +部分主动脉弓置换 1例 ,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 2例 ,胸主动脉置换 1例 ,腹主动脉置换 1例。主动脉弓部手术在深低温停循环 (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 (RCP)下施行 ;胸主动脉置换采用 DHCA+右心房全身逆灌 (WBRP)。结果 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 1例 ,腹股沟血肿继发感染 1例。 1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随访 8个月~ 1年 ,随访率 10 0 % ,心功能 I级 10例 , 级 1例。结论 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动脉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关键是处理好动脉夹层和吻合口出血。 DHCA和 RCP以及 WBRP是脑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639例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微创切口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639例患者,年龄2-53岁,体重10-70k。先心病54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0例,心脏粘液瘤2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3例。心脏功能(NYHA)分级:Ⅰ级250例,Ⅱ级192例,Ⅲ级132例,Ⅳ级62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11例,胸骨下段小切口39例,右胸前外侧切口565例,右腋下小切口21例,右胸骨旁切口3例,纵膈引流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胸骨正中切口。结果:本组术后引流量50~540ml,术后2~12小时,拔出气管插管,住院天数10~15日。本组死亡率2.0%(13/639)。有7例(占1.1%)因出血扩大切口后止血获救。结论:微创心脏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隐蔽可达到与常规切口相同效果,但不适于复杂心脏畸形矫正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9例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一次性手术治疗。7例术前已明确诊断为房、室间隔缺损合并PDA,2例在手术中发现PDA。8例痊愈出院随访结果良好,1例术后因心律失常死亡。本文着重讨论了手术方法的要点和手术适应症。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体外循环深低温低流量灌注下施行。并且强调了预防可能发生的灌注肺及气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1981年1月至1994年4月,我院共手术治疗3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有1例65岁老年患者,现将此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5岁。入院前2个月自觉胸闷,伴有咳嗽,劳累后心慌气短,日趋加重。近1个月来有不规则发热。查体:慢性病容,呼吸急促,心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坐位时在尖部及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2~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在卧位时杂音减轻),P_2>A_2。X线胸片C/T=60%,两肺纹理增粗,心脏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报告自1984年1月至1986年2月连续93例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的经验。作者对手术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术中预防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发生,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处理和经右心房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的优点总结有关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总结心脏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1978-02至2009-10手术治疗的21例心脏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8~46(30.0±9.5)岁。有症状者16例,无症状5例。体检阳性者11例,阴性10例。包虫免疫试验阳性17例,阴性4例。21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4例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包虫病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术后对生存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168个月,平均(86±1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期间死亡1例,总死亡率为4.8%;复发3例,复发间隔8~15个月,总复发率为14.3%。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包虫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外科手术是心脏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内囊摘除术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讨论内窥镜辅助微小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旁路移植手术的价值与传统全程切开取出术相互对比。方法:105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依据患者意愿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及传统开放大切口手术获取大隐静脉,其中50例应用内窥镜静脉获取术(Endoscop icvein harvesting,EVH),55例应用开放静脉获取术(Open vein harvesting,OVH),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结果:患者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比较和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影响较少。总手术时间EVH组OVH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管桥失功EVH组和OVH组各发生1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远端吻合口数目EVH组(3.60.8)个,OVH组(3.31.0)个,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临床意义不明显。结论:内窥镜大隐静脉获取术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血管桥失功发生率,亦不会减少远端吻合口数量而影响冠状动脉的完全再血管化治疗,对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