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5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观察了手针与电针(20Hz,1~2V)与(20Hz,2~5V)对正常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皮层成分P45~N80波幅,潜伏时的影响.结果表明,手针与电针刺激N80波幅呈增高性变化,且弱电针与强电针刺激N80波幅增高显著(P<0.01,P<0.001);手针与电针对皮层成分潜伏时的影响未见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2.
高飞  董亮  杨挺  严洁  郭赟 《中国急救医学》2017,(11):996-99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重症患者血清血小板(PLT)异常的发生情况及PLT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03~2017—03ICU收治的重症患者进行筛选,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收住ICU24h内留取静脉血,标本送检测血清PLT水平,并记为PLT,按PLT水平进行分组:PLT〈100×10^9/L为低PLT组;100×10^9/L≤PLT≤300×10^9/L为正常PLT组;PLT〉300×10^9/L为高PLT组。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主要诊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按PLT水平分层,绘制28d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低PLT组、高PLT组和正常PLT组的累计生存率。结果①共纳入重症患者330例,其中低PLT组136例、高PIJT组35例和正常PLT组159例。②低PLT组以脓毒症患者多见(37.50%),高PⅡ组以脑梗死患者多见(48.57%),正常组以肺部感染多见(19.50%)。③低PLT组与正常PLT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慢性疾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PLT组患者SOFA评分(P:0.039)和28d病死率(P=0.033)更高,机械通气时间(P=0.035)和ICU住院时间(P=0.019)也明显更长。④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LT水平(OR=1.327,95%CI=1.113~1.627,P=0.010)和APACHEⅡ评分(OR=1.545,95%CI=1.322~1.806,P=0.000)为影响ICU重症患者28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照血清PLT水平分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低PLT组28d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PLT组(P=0.029)。结论血清PTJT水平与ICU中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患者PLY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腺苷A1受体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防治MIR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穴组、电针环跳穴组,每组10只.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模,电针内关组和电针环跳穴组在造模前,给予电针刺激20 min/d,共7 d.采用荧光技术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免疫组化法测腺苷A1受体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线粒体膜电位及腺苷A1受体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1);电针内关穴组线粒体膜电位较模型组、电针环跳穴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内关组腺苷A1受体较模型组、电针环跳穴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与电针环跳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针内关穴预处理可以诱导腺苷A1受体的表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夜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药典1995版夜宁糖浆剂改成胶囊,使其具有服量少且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方法药材先以乙醇浸渍后,药渣用水煎、浓缩并制成干浸膏粉装入空胶囊。结论制剂工艺及质控标准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和梁门穴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艾灸足三里等穴组(C)和对照组(D)4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WRS)制备应激性溃疡模型.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处理后大鼠胃黏膜HSP70,HSP70mRNA的表达和内皮素(ET)、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SU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B组与A、C组(P=0.000,P=0.001),D组与A、C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艾灸足三里等穴可使SU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胃黏膜PGE2含量A组与B、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1,P=0.028),C组与B、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20,P=0.048),经艾灸预处理的大鼠胃黏膜PGE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ET含量B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40),经艾灸预处理的大鼠ET含量下降显著,B组与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20).造模后胃黏膜的HSP70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B组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9,P=0.008);经艾灸预处理后HSP70蛋白和mRNA显著增强,C组与B、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蛋白:P=0.003,P=0.035;mRNA:P=0.000,P=0.001).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穴能通过增强HSP70的蛋白和基因表达,达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Wnt信号传导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D)防治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C57BL/6雄性小鼠80只,均为4个月龄,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皮酚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处理;模型组、丹皮酚组的小鼠均通过骨窗向脑海马部位缓慢地注入纤维型Aβ1-42溶液10 μg/5μl,丹皮酚组再用丹皮酚注射液腹腔注射0.14mg·kg-1 ·d-1,持续21 d;假手术组仅按照同法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假手术.21 d后,观察对比小鼠脑组织P53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情况.同时比较各组剩余小鼠3个月、6个月、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丹皮酚组P53蛋白和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丹皮酚组P53和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丹皮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丹皮酚组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存活率分别为70.0%、50.0%和30.0%,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的存活率(40.0%、10.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和Caspase-3均参与并影响Wnt信号传导通路的转导,由于Aβ大量积聚在神经细胞内导致Wn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或反常活化,阻断了细胞信号向胞内的转导,导致AD.应用相应的药物(如丹皮酚)可以有效的改善Wnt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情况,这为临床治疗AD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膜钠泵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合谷组,每组10只,针刺穴位行提插捻转手法1 min后接电针,疏密波,30/100 Hz,2~4 mA,20 min。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无机磷比色法测定缺血中心区心肌组织细胞膜钠泵活性,用RT-PCR法分析钠泵的基因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膜钠泵活性降低,基因表达下调;电针"内关"在一定程度上上调钠泵的基因表达,增强其活性(P<0.01);而电针"神门"合谷"仅有上调钠泵基因表达、增强其活性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可能通过上调心肌细胞膜钠泵基因表达、增强钠泵活性,以维持膜内外环境的稳定,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c—fos表达及胃内压的影响,阐明NTS可能是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个重要的延髓初级中枢。方法采用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结果(1)造成大鼠胃扩张模型后,NTS内c—fos的表达增加,而电针足三里、内关穴组与胃扩张模型组比较,NTS内FOS阳性细胞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NTS内FOS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2)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能显著升高胃扩张模型大鼠胃内压(P〈0.01),其胃内压升高程度高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对脏腑的调控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从单纯的血压控制转移到降低脑血管疾病为治疗原则的高血压新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38例高血压病患者(基础收缩压为160mmHg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3例持续的给予氨氯地平(5mg)加辛伐他汀(20mg),对照组115例给予氨氯地平(5mg)加安慰剂;观察两年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的卒中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效果越显著。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血脂能够更大幅度的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0.
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中的十四经腧穴用穴规律。主要搜集近五年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进行提取应用。纳入合格文献38篇,腧穴55个,54个腧穴分布于十四经,其中足阳明胃经13个,任脉腧穴11个,膀胱经腧穴8个,脾经7个。纳入穴中特定穴37个,涉及特定穴10种。结果发现,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主要以任脉、足阳明经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