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5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是杨圆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捕食能力强,对蚧虫种群数量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过去尚未有过该虫对我国北方主要蚧虫捕食作用的系统研究。为了正确评价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的功能反应,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此项研究。并通过捕食功能反应试验,寻找出红点唇瓢虫对猎物杨圆蚧的最佳捕食量,为蚧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研究体内蛋白质相互作用。为建立适合于板栗疫病菌的体内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体系,本研究以质粒pCPXHY2和pCPXG418为骨架,构建了由板栗疫病菌pgd启动子控制的、以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YFP为报告基因和以潮霉素和G418抗性为选择标记的双质粒系统pCPXHY2N155和pCPXG418C156。质粒pCPXHY2N155携带EYFP的1~155位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序列,pCPXG418C156携带EYFP基因的156~239位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序列。为验证该质粒系统的有效性,将板栗疫病菌异质三联体G蛋白的β和γ亚基基因分别与pCPXHY2N155上的N155和pCPXG418C156上的C156相连,获得重组质粒pCPXHY2N155β和pCPXG418C156γ。将这两个重组质粒共转化板栗疫病菌野生型菌株EP155,在转化株中观察到明显的黄色荧光,表明Gβ和Gγ在细胞中发生了相互作用。本研究所构建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为今后研究板栗疫病菌分子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3.
三种风机对平房仓储藏小麦的通风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小麦分别采用BT35—11NO.5.6普通型轴流式风机、CZLB—2.2S型可逆转式强力轴流式风机、4-7.2—11NO.6C型离心式风机进行通风降温,并对整仓平均粮温、分层平均粮温、分层粮食水分以及能量消耗等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央储备粮郑州直属库所处地区进行冬季通风降温,普通型0.55kW的轴流风机380~413小时可将高度6m的粮堆平均温度降到5℃左右,且能量消耗(0.025kW·h/℃·t)和粮食水分变化(小于0.2%)很小,离心风机(结合0.55kW的轴流风机)可在147小时将平均粮温降到3.5℃,降温速率较快,但能量消耗(0.081kW·h/℃·t)和粮食水分变化(0.7%)却比较大。  相似文献   
54.
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拮还田对稻谷成苗和稻苗分蘖有一定的影响,还田量越大,成苗率越低。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分蘖成穗数少。麦秸还田的稻苗植株干重和N、P、K含量高于不还田,这就表明,麦秸适量还田或通过干湿交替,使群体变化不受影响,则可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拔节前测定的数据表明,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较高,Eh的变化范围在-94mV~54mV,土壤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