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9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砂梨汁的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测定砂梨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水晶、爱宕砂梨果汁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香气化合物进行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和参考文献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用内标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晶梨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3种,主要由2-壬酮(23.08%)、丙酸乙酯(19.51%)、丁酸丁酯(10.32%)、乙醇(9.82%)、乙酸乙酯(8.53%)、绿油脑(4.68%)、乙酸(4.41%)、环己烯(4.29%)等化合物组成;爱宕梨汁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1种,主要由2-甲基丁酸乙酯(32.53%)、乙酸乙酯(24.56%)、异丙醇(17.81%)、十一醇(16.02%)、丁酸丁酯(4.59%)等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42.
以普通油茶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油茶籽在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油茶籽成熟过程中,9月份是油脂积累的最高峰,种仁含油率比8月份增加了33.18%;2)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单峰"变化趋势,淀粉含量一直增加;3)脂肪酸中,油酸含量不断增加,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不断降低,油酸分别与亚油酸及棕榈酸呈此消彼长的趋势;4)硬脂酸基本维持在1%~2%之间;5)活性成分角鲨烯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在采收前含量降到最低110μg/g,维生素E从7月底至10月上旬含量不断增长,在10月中下旬有所下降;6)综合考虑油脂及活性成分的保存率,建议普通油茶的采摘期在霜降节前后(10月23日左右)。  相似文献   
43.
3种百合淀粉糊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株洲本地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淀粉(样品1)、宜章县成品卷丹淀粉(样品2)和麝香百合L.longifcorum Thunb淀粉(样品3)为原料,对淀粉的透光性能、凝沉性能以及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淀粉的凝沉性较大,而且其凝沉性还受添加剂的影响,在淀粉糊中添加1.0%NaCl后.3种样品的凝沉性都增强,添加1.0%的蔗糖能有效地抑制凝沉的发生;百台淀粉糊的透明度很低.3种样品的透光率都在14%以下;3种百合淀粉糊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转速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值7.0左右粘度最高.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热榨和冷榨2种目前主要压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品质进行研究,采用SPME GC/MS联用法对热榨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比热榨油茶籽油低,且颜色较浅,油酸及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物质保存较好。共分离出的65个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酸类、酯类、烃类、醚类、胺类和杂环类共10类化合物。其中,相对质量含量较高的是杂环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752%,是构成热榨油茶籽油的主要风味物质。热榨油茶籽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冷榨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45.
油茶多酚的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多酚是油茶中最重要且分布最广泛的次生代谢物质之一,不仅对油茶的品质、色泽、风味和抗逆性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具有天然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凝血、抗血栓、降血糖及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等功能。为了进一步了解油茶多酚的化学本质及其潜在的利用价值,从而为油茶多酚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文中综述了油茶多酚的提取、成分分析、功能研究和分子结构改造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以炎症和渐进性黏膜改变导致进行性张口困难为特征的口腔黏膜慢性病症.近年来相当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指出槟榔是OSF的主要病源因子,在OSF的发病上,不论是嚼食槟榔的频率还是持续的时间都呈现了剂量依赖性.在嚼食槟榔时粗糙纤维对口腔黏膜产生的强烈机械刺激作用、槟榔中的生物碱与单宁对细胞外基质分子的影响以及槟榔中的铜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槟榔在OSF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加以综述,旨在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在OSF上所做的研究,以期让基础科研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以及广大槟榔嗜好者对槟榔在人类OSF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7.
从葛根渣中酶法制备膳食纤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海雁  韩军  苏勇  李忠海 《作物学报》2005,31(12):1606-1610
以采自湖南省临湘市、张家界市的家葛和野葛为材料,对葛渣中的膳食纤维的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混合酶(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之比为1∶2)用量0.2%、70℃处理80 min,蛋白酶用量0.4%、50℃处理60 min时,膳食纤维得率较高,张家界家葛、岳阳野葛、张家界野葛和岳阳家葛膳食纤维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达78.69% \78。74% 、76.34% 和73.11%。因此,该酶法工艺为葛根膳食纤维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焙烤与捏合处理对油脂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脂香气是其品质的重要表现因素之一。油料的预处理如焙烤、捏合等方法对油脂香气具有重要的影响。综述了焙烤过程中脂肪酸氧化反应和Maillard反应对油脂气味形成的作用,及捏合处理的时间和温度条件对油脂香气的影响,旨在为油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我国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分类叙述了各类经济林产品的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尤其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功用作了较多的介绍,同时对基础研究,深度加工,综合开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0.
林檎保健茶饮料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檎为苹果属植物,可利用叶的主要是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 (Bois)Chev.]和尖嘴林檎[M.melliana (Hand—Mazz)Rehd.]两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林檎叶的民间利用历史悠久,1621年《群芳谱》记载:林檎叶微苦,嫩时用热水浸泡,可调食,亦可蒸晒干磨面作烧饼。我们以林檎发酵茶为原料,再配以绞股蓝、杜仲、杭白菊等辅料,调配制成汽水、可乐和果子露等产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