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2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胡强 《中国茶叶》2010,(9):32-33
“真是不容易啊!苦苦等了六年”,汉中绿娇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莫仪辉手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绿娇子”商标异议裁定书感慨地说道。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动情?这里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事情还得从六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72.
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不同调控措施对葡萄冬剪枝条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胡强  朱计谋  赵师成 《土壤通报》2021,52(3):629-634
以葡萄冬剪枝条为原料,以饼肥、尿素、碳酸氢铵为氮源,EM菌、生物菌肥发酵剂、秸秆发酵剂为接种外源微生物,设置9个处理,进行为期60天的堆肥,研究了不同调控措施堆体温度、堆肥基质物理性质、pH值、堆体腐熟程度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枝屑添加不同氮源对堆温影响较大,添加饼肥的处理增加了堆体50 ℃以上高温的持续时间,且处理1(添加饼肥、C/N 20∶1、接种EM菌发酵剂)高温维持时间最长,为10天。堆肥结束时,各处理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都有所增加,且都在理想基质范围内,各处理pH值变化基本一致,均是先升高后降低;除处理6(添加碳酸氢铵、C/N 30∶1、接种生物菌肥发酵剂)外,其他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均在1以上,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都可满足植物的生长;处理1全量氮、磷和钾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3.160%、0.959%和1.880%,实际应用价值更大。综合考虑,添加饼肥、调整碳氮比为20∶1、接种EM菌发酵剂,为最佳葡萄枝屑基质化发酵配比。  相似文献   
74.
利用GSM网络作为无线智能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平台,具有原理简单、保密性高和覆盖面广等特点。为此,在分析传统农作物信息采集方法不足与现代设施农业设备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业务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利用Atmegal128L丰富的外围资源,将单片机、无线传感器、GSM移动通信网和短消息通知服务等有机结合,为小规模农作物环境因子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5.
开展以桂北香瓜传统的窄畦单行种植模式作对照,与改进型宽畦双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比对照的传统窄畦单行模式增产38.0%,667 m~2纯收入增加3 353.1元,效益提高66.4%,差异极显著;每株平均结瓜数、平均单瓜质量、单株产量、折光糖含量、果肉厚度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2种模式的果形指数也无明显差异,说明宽畦双行种植模式既提高了香瓜产量又保持了香瓜原有品质风味,是一种能兼容产量和品质的理想模式,可在当地香瓜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6.
2020—2021年通过大田试验,以红枣单作(CK)和苜蓿单作(AM)为对照,设置3种间距的红枣间作苜蓿种植模式:M1(间距0.5 m)、M2(间距1 m)、M3(间距1.45 m),研究了不同间距配置下红枣间作苜蓿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大团聚体为优势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1 mm粒级,变幅为23.26%~28.01%;较之CK处理,M1、M2、M3间作处理0~60 cm土层≥0.25 mm土壤机械团聚体含量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高了12.84%、16.46%、13.75%和42.57%、43.50%、32.13%。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分别比CK提高了19.53%、23.58%、14.29%和21.31%、21.50%、10.80%。不同种植模式下有机碳、全氮含量大小排序分别为M1>M2>AM>M3>CK、M2>M1>AM>M3>CK。不同粒级团聚体中<0.25 mm微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1~2 mm粒级有机碳、全氮含量最低;M1、M2处理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AM处理鲜草产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间作处理中M2产量最高,M3产量最低;间作苜蓿对红枣产量无影响。间距1 m的红枣间作苜蓿处理优化了土壤结构及养分,且保证了作物产量之间的平衡,为最适的苜蓿间距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77.
为明确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性状对密度与行距差异的响应机制,促进棉花品种推广与种植技术革新。以‘中棉所641’为试验材料,采用76 cm等行(SP)与(66 cm+10 cm)宽窄行(DP)种植模式,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Ⅰ:低密度12万株/hm2;Ⅱ:中密度18万株/hm2;Ⅲ:高密度24万株/hm2。应用Logisitic曲线方程,进行数据分析。SPⅡ处理棉花?T(生物量快速积累持续期)在2020、2021年分别为54.7 d和55.6 d。其2020、2021年营养器官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分别为33.3天和38天,最大积累速率均为1.13 g/(株·d),高于其他处理。2020、2021年生殖器官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分别为35.26 d、25.79 d,最大积累速率均为1.05 g/(株·d)。2 a试验数据均显示,SPⅡ处理棉花花前、花后单株干物质转化量最高。2020、2021年SPⅡ处理籽棉产量分别为5359.48、5151.00 kg/hm2,单株成铃数均为6.12个。产量对行距差异...  相似文献   
78.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79.
脆香甜柚是四川省南部县地方优良品种,但裂果严重,为找到既能有效防止脆香甜柚裂果又能保持其优良品质的方法。以沙田柚、江永香柚、琯溪蜜柚和本地酸柚花粉进行授粉处理,以不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柚花粉授粉处理对脆香甜柚坐果率、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琯溪蜜柚和沙田柚授粉处理的坐果率分别提高了17.0个百分点和14.3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显著水平。4个处理的裂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其防裂效果为琯溪蜜柚>江永香柚>本地酸柚>沙田柚。4个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脆香甜柚的产量,其中以琯溪蜜柚授粉的产量最高,为51.04kg,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品质方面,4个处理均使脆香甜柚果实种子总数显著增加,但琯溪蜜柚授粉仅显著增加退化种子数。除江永香柚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TSS/酸值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处理的果实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与对照均没有显著差异。用琯溪蜜柚作为脆香甜柚的授粉树,既可防止裂果,又能增加产量和维持其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80.
草莓是营养美味的日常水果,目前主要通过设施栽培。草莓虽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授粉对保证其产量是十分重要的。着眼于设施草莓蜂授粉影响要点,首先就影响作物蜂授粉的基本要素展开简要叙述,后结合设施草莓在蜂授粉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最后对设施草莓蜂授粉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为促进设施草莓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