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莲都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以针叶林为主的林分结构现状,使得森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森林整体质量偏低,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阔叶林取代针叶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莲都区阔叶林增长趋势、阔叶林优势及在生产经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莲都区阔叶林建设与发展当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Spot Vegetation NDVI时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对鄂西南地区近13年来植被覆盖状况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鄂西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绝大多数地区植被覆盖度均在75%以上,植被覆盖状况和生态环境整体优良;2001-2009年鄂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保持稳定,并从2010年后开始呈现明显好转的态势,植被覆盖度好转地区的面积大于变差地区的面积,表明该区域自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以来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逐步恢复。气温和降水量对鄂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的影响不明显;2001年以来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是引起鄂西南地区自然植被覆盖状况逐步好转的主要原因,而城镇和耕地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是引起局部地区植被覆盖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对冬小麦分蘖节及叶片 wcor413-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 wcor413-like基因的cDNA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法分析该序列的特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5℃、0℃、-10℃和-25℃四个温度处理下分蘖节和叶片中 wcor413-like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 wcor413-like基因含有一个629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209个氨基酸,编码的wcor413-like蛋白为稳定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qRT-PCR分析表明,在叶片中, wcor413-like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0℃时表达量最高;在分蘖节中, wcor413-like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5℃时表达量最高。BR处理后的叶片和分蘖节中, wcor413-like基因的表达量均在-25℃时达到最高,叶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分蘖节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推测BR可通过调控叶片和分蘖节中 wcor413-li...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由于工业化的加速,对有色金属的需求不断增长,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地质聚合技术对于安全处理这些固体废物非常有帮助,总结了常见冶金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其地聚化无害化处理冶金固废的过程,为冶金固废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北方园林草坪中的常用草种多年生黑麦草‘轰炸机’(Lolium perenne‘Bomber’)为研究材料,为解决控制草坪用水的实际问题,分别在温室和大田模拟干旱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施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处理,研究其生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后,与未处理相比,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在轻度胁迫(10d)时没有表现出明显不同,但在中度胁迫(20d)和重度胁迫(30d)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呈现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施用浓度为200mg·L-1的多效唑可以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性;相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大田苗的受伤害程度要小于温室苗,表明草坪草的实际耐旱性要强于温室干旱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鼓浪屿现已进入申遗后时代,其上所生长的数百棵古树名木堪称文化遗产地的“活化石”,具有高度生态价值、遗产价值和景观价值。但目前鼓浪屿古树名木面临着生境较差、养护不佳、病虫害严重的问题,生存面临严重威胁。针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历程从古至今进行梳理,联系规划发展目标,结合已有古树资料进行整理叙述,对岛上的古树名木现状生境观察记录,总结古树名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从而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基于鼓浪屿的发展,对鼓浪屿古树名木景观优化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致病机制.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感染NGPV SD株14 d雏鸭的肝、胸腺和回肠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感染组回肠上调基因有78个,下调基因有31个;感染组胸腺上调基因有111个,下调基因有78个;感染组肝中上调基...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来源、用途广,毒性大,可以不同形态相互转化,本文从含铅化合物的特性、危害及迁移特性展开阐述,提出铅污染土壤修复的目标为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流动性、生物可给性和毒性,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控制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黄土钙质结核作为吸附剂,以重金属离子(Cu~(2+),Zn~(2+),Cd~(2+)和Pb~(2+))作为吸附质,通过单一重金属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粒径、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重金属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确定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随粒径增大,Cu~(2+),Zn~(2+)和Pb~(2+)的吸附率逐渐下降,但对Cd~(2+)无明显影响;随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的增加,Cu~(2+),Zn~(2+),Cd~(2+)和Pb~(2+)的吸附率逐渐升高;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Cu~(2+),Zn~(2+)和Cd~(2+)的吸附率逐渐下降,而Pb~(2+)的吸附率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pH增大,Cd~(2+)的吸附率先陡然增加后缓慢增加,而Cu~(2+),Zn~(2+)和Pb~(2+)的吸附率先增加后减少。钙质结核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呈Pb~(2+)Zn~(2+)Cu~(2+)Cd~(2+)的顺序;在粒径为0.25 mm、吸附时间为120 min、用量为0.6 g时,钙质结核对Pb~(2+),Zn~(2+)、Cu~(2+)和Cd~(2+)能达到较好的吸附,吸附率分别能达到其最大吸附率的83.33%,77.78%,73.81%和81.93%。钙质结核对Pb~(2+),Zn~(2+)、Cu~(2+)和Cd~(2+)的最优吸附pH分别为7,6,5,8,最优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20.
以"润糯73"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5种盐浓度的盆栽试验,通过甜菜碱浸种和叶喷方法,研究甜菜碱对盐胁迫下糯玉米幼苗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可降低盐胁迫下糯玉米幼苗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提高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外源甜菜碱可通过调节渗透物的含量来缓解盐对糯玉米幼苗的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