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业科学   6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牛粪、化肥单施和配施对萝卜产量,菜体硝酸盐累积、分布、同化,及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化肥单施和配施,萝卜产量动态变化依次为FOM(1/2化肥+1/2牛粪)、OM(牛粪)F(化肥)CK(无肥),叶部和肉质根硝酸盐含量高低依次为FFOMCKOM,粗蛋白累积量依次为FFOMCKOM,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依次为FFOMOMCK。综合各因素总体以化肥配施牛粪最为适中,若重点考虑食用安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环境效应,则以单施牛粪表现为最佳,各处理引起硝酸盐富集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风险依次为化肥(1/2化肥+1/2牛粪)牛粪。萝卜硝酸盐含量分布表现为叶部生长旺盛期叶部硝酸盐含量高于肉质根,肉质根生长旺盛期地下部将贮存更多的硝酸盐。在地上部,当植株硝酸盐富集时,硝酸盐累积在内叶和叶柄中;当植株生长处于养分"饥饿"状态时,硝酸盐释放到外叶和叶片中。因此,菜地连续施用有机肥,不仅可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且可维持后期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102.
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其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增收。施用氮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氮肥用量最多,但是由于施肥方法或农业管理措施的不当,导致氮素损失加剧,氮肥利用率较低,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是直接原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综述国内外肥料氮素迁移转化特征及其生物学响应的研究现状,然后对肥际微域这一特殊环境中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氮肥的优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张青 《长江蔬菜》2013,(20):13-14
绿萼紫茄杂交种托米娜(33—22)是以GEP07—33为母本,GEP07-K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绿萼紫长茄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直立,果实长棒状,光泽度好,商品性好,单果质量193.07g,生育期117.30d,抗黄萎病和绵疫病,适于保护地长季栽培。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铅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结合细胞组分分离和化学形态提取技术,研究了不同外源铅浓度处理下(CK0mg.kg-1,A300mg.kg-1,B500mg.kg-1,C1000mg.kg-1,D2000mg.kg-1)侧柏和国槐不同器官的铅含量及其在两种植物叶片细胞中的分布和化学结合形态。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侧柏和国槐的生物量均发生显著变化;两种植物体内的铅随着外源铅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主要分布在根部。侧柏和国槐叶片亚细胞中铅的含量分布及结合形态存在差异。细胞壁是铅在侧柏和国槐叶片细胞内的主要分布位点,其次是细胞核部分和叶绿体线粒体部分,可溶性部分最少,随着外源铅浓度的增加,细胞核部分的分配增加,可溶性部分减少,但侧柏叶片中细胞壁部分所占比例大于国槐叶片中细胞壁部分的百分率。两种植物叶片内均以NaCl提取态、HAc提取态和HCl提取态铅为主导形态,水和乙醇两种提取态铅的分配很少;随着外源铅浓度的增加,侧柏叶片中NaCl提取态铅先增加后减少,国槐叶片中NaCl提取态铅所占百分率不断增加。侧柏对铅的耐受能力强于国槐。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黄土高原地形起伏的周期性,从而探索支沟沟谷分布规律,为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评估提出新的思路。该文以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为研究区尝试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沟谷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主沟沟谷的周期大小有明显不同,总体来看,高原沟壑区>过度地区>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支沟周期主要分布在400~800m,其周期个数占总周期数的97.5%。对4个研究区的支沟沟谷周期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甘肃西峰、陕西安塞、山西吉县相互之间周期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宁夏固原与陕西安塞、山西吉县、甘肃西峰侵蚀支沟分布周期均值双尾检验概率P值均小于0.01,故可认为均值差异极显著。提取不同类型区大于5°坡度的平均坡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平均坡度的大小关系为: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支沟沟谷的平均分布周期随平均坡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说明区域平均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黄土高原支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6.
常州市农村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青  王效华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4):154-157
农村地区能源消费是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该文运用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常州市农村能源消费的各个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得出了人均纯收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了提高当地农村能源消费水平,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引导农户合理利用能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群大肠杆菌分离菌的耐药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于2013年至2018年对河南省郑州、开封、焦作、许昌四个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分离出的856株大肠杆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调查其对8类13种代表性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856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黏菌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呋和阿莫西林/棒酸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35.0%以下,分别为32.2%、31.1%、25.5%、15.5%和30.0%;对恩诺沙星、四环素、多西环素、大观霉素、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范围为45.0%~95.0%,其中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磺胺异恶唑等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0.0%以上;多重耐药集中于耐5、6和7类抗生素,耐3类及以上药物的菌株占90.0%。本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部分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对其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8.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线性隶属度函数、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针阔比云冷杉林分土壤养分(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有效P、速效K)质量分数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阔叶树比例的增加,林分土壤pH增大;林分针阔比与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关联,针叶树种增加有利于土壤N和P积累;针阔比为7∶3时,土壤养分综合质量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探讨在水分和铅双重胁迫条件下,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苗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旱棚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0%,80%,60%和40%)和铅胁迫处理(土壤中铅含量分别为0,1 000,2 000,4 000和6 000mg/kg)及其双重作用对紫穗槐苗木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的铅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的加剧,紫穗槐苗木叶片的SOD和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一直呈升高趋势;在单一的水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的加剧,SOD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分和铅双重胁迫对SOD和POD活性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对低铅含量(≤2 000mg/kg)处理的CAT活性有激活作用;适度的双重胁迫(铅含量≤2 000mg/kg,土壤相对含水量≥40%)有利于提高紫穗槐苗木对水分和铅双重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0.
首先提出了一个冷藏库用冷风机化霜所需热量的数学计算模型,通过数据说明将冷风机化霜所需的热容量简化成单一的融化霜层所需热量的假设是合理可行的,该假设可用于快速计算冷风机所需化霜电加热量.进而通过数据对比了国产与进口品牌冷风机在以下四个指标上的区别:单位面积配置的化霜加热器功率、传热系数、单位冷量配置的化霜电加热量以及化霜电能有效利用率,上述四个指标表明国内产品在电加热化霜系统设计制造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冷风机性能改善的途径和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