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业科学   4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冻融期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剖面水热时空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期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剖面水热时空变化的影响,分析对比了裸地和5种不同玉米秸秆覆盖厚度(5、10、15、20和30 cm)地块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等值线变化特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剖面水热变化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季节性冻融期,裸地最大冻结深度为52 cm,土壤剖面水热变化较为剧烈,0~40 cm属于水热变化活跃层,覆盖厚度为5和10 cm时的土壤剖面水热变化活跃层分别为0~20和0~10 cm。秸秆覆盖厚度为15 cm时可平抑土壤剖面水热的变化,并能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秸秆覆盖厚度为5 cm时,在土壤冻融作用和秸秆覆盖的双重效应下,耕作层土壤水分较其他地块高,储水保墒效果显著。当秸秆覆盖厚度大于15 cm时,土壤保墒保温效果不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从预防冻害和蓄水保墒角度出发,最佳秸秆覆盖厚度为10~15 cm。研究成果对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冬春季节农田秸秆覆盖的科学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螯合肥施用与常规施肥对章丘大葱生物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相同肥料用量的螯合肥处理的章丘大葱生物量在8-10月时明显要高于常规施肥和对照,在11月份收获时产量没有差异;不同时期收获时大葱的株高和葱白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施用螯合肥比常规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章丘大葱的营养品质,不仅可以提高葱白的维生素C含量,而且还可以降低葱白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在相同肥料用量的情况下,施用螯合肥处理要明显优于常规施肥,通过改变传统用肥种类可以提高大葱的品质.  相似文献   
93.
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稻 8号 (原名盐稻 99- 1 )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 6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 3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 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  相似文献   
94.
3个地被菊品种香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地被菊的香气成分及其日变化规律.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一吸附采集法与TCT-GC/MS(热脱附冷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相结合.对东林瑞雪、玉龙和向阳3个地被菊品种花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用总离子流峰面积归一化法对香气成分在总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对东林瑞雪一天中3个不同时段花朵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林瑞雪花朵香气成分有13种,玉龙有6种,向阳有14种;樟脑,莰烯和α-蒎烯为3种地被菊共有的香气成分;樟脑在3个品种中的相对含量均超过17%;其他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东林瑞雪主要香气成分中,莰烯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樟脑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其他香气成分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个地被菊品种的香气成分不同,其中有3种共有的香气成分;东林瑞雪各主要香气成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均稳定存在,但其相对含量呈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95.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总结了盐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从氧自由基产生、膜脂过氧化、离子伤害、渗透伤害和有毒物质积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并综述了植物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机制,总结了主要的抗盐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6.
以海蜇新生螅状幼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3种高温(室内恒温、夏季常温、夏季高温)、3种饵料投喂频率(无饵料投喂、每7 d投喂1次、每2 d投喂1次)及其交互作用对海蜇螅状幼体的死亡率、个体生长和足囊繁殖的影响,试验持续45 d。试验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饵料投喂频率显著影响海蜇螅状幼体的死亡率(P<0.05);而高温、饵料投喂频率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海蜇螅状幼体的相对生长率(P<0.05);各高温组中螅状幼体生成的足囊数均随饵料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多;足囊萌发率最多出现在夏季常温-每7 d投喂1次组,平均为34.34%;饵料投喂频率对海蜇螅状幼体生成足囊数及足囊萌发率影响显著(P<0.05),高温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海蜇螅状幼体生成足囊数及足囊萌发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尽管高温条件下海蜇螅状幼体死亡率高,但存活的螅状幼体足囊繁殖速度快,足囊繁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可能是螅状幼体应对高温死亡率增加的一种繁殖策略。试验结果可为提高海蜇育苗技术和准确预报苗种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以‘潍科3号’黄皮西瓜品种为试材,在早春茬日光温室环境下采用叶面喷施和浸种2种处理方法研究"增抗1号"低温弱光逆境调控合剂对西瓜生育前期低温逆境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增抗1号"叶面喷施和浸种处理均可显著增加早春茬西瓜根系活力,功能叶片氮素代谢水平提高,单叶光合性能显著提升。植株形态表现为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增加,根冠比协调,植株矮壮,发育进程加快。两处理组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5.81%、9.40%,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早春茬西瓜苗期施用"增抗1号"可以有效提高西瓜低温抗性水平,抑制徒长,且苗期叶面喷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8.
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盈亏及农学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长期施肥对山东潮土磷素盈亏、农学阈值的影响,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3 a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土壤磷素盈亏、土壤有效磷对磷素盈亏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包括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结果表明,不施磷和只施有机肥处理磷素亏缺量分别为23.27~29.20 kg/(hm~2·a),12.10~22.27 kg/(hm~2·a);单施磷肥和有机无机磷肥配施磷盈余量分别为68.34~85.99 kg/(hm~2·a),88.84~107.64 kg/(hm~2·a)。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大主处理每盈余100 kg/hm~2磷素,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0.76,1.46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增幅响应更大。单施化肥处理中小麦和玉米的有效磷农学阈值分别为12.60,8.90 mg/kg,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关系不明显。长期耕作下,不施磷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需增施磷肥或增加有机肥量来增加土壤磷素;施磷处理中可适当减少施磷量来调控土壤磷盈亏;根据农学阈值和有效磷转化率合理确定施磷量。  相似文献   
99.
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胚肺二倍体细胞(EIAV-DELDC)系统中,采用直接生物素抗生物素(BA)染色法,测定了叠氮胸苷(AZT)、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和磷羟基甲酸钠(PFA)三种药物抗EIAV作用。结果表明,这三种药物在此系统中具有明确的抗EIAV作用,并近似于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相应细胞系统中的抗HIV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