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农业科学   9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种密度的14年生I-69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3以上。并以此将I-69杨林木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生长量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6.9%,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7.3%,材积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0.9%。密植林分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均比稀植林分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材积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而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2.
为选择适宜于山东地区栽种的抗天牛速生杨树品种,以生产中应用的L35和I-107为对照,对4个新引种杨树无性系的抗虫指标(树皮相对膨胀度、愈伤组织、树皮内单宁、邻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和生长量(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抗虫性随着抗性评价指标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综合评价表明新引种无性系B1具有较强的抗虫性,与对照I-107相当,其次为B53和B40,这3个新无性系的抗虫性均超过对照L35,B33抗虫性最弱。无性系B1的速生性表现较突出,6年生单株材积超过两对照为11.26%~14.5%,其作为抗天牛速生杨树无性系具有较好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83.
杨树人工林幼林间种作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分析了杨树人工幼林间种不同作物的技术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林下间种作物能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林木树体营养状况,3年生林分林木单株材积较对照(不间种)提高7.1%-32.2%,间种作物有明显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4.
以6个杨树无性系为对象,探讨其树皮生理生化特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愈伤组织、树皮相对膨胀度和树皮内含物)与溃疡病抗性(大田感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无性系的树皮生理生化指标与溃疡病抗性间的关系也不同。树皮相对膨胀度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其值越大,参试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越强;愈伤组织对溃疡病抗性有正面影响,但在不同无性系中的影响度不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参试无性系溃疡病抗性间的关系较复杂,不宜作为杨树溃疡病抗性评价的直接指标;被测定的14种树皮内含物中,9种对溃疡病抗性有正面影响(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苯甲酸、单宁、表儿茶素、邻苯二酚、咖啡酸、绿原酸和槲皮素),其余为负面影响(根皮苷、没食子酸、根皮素、儿茶素和肉桂酸)。  相似文献   
85.
为评价3个杨树新品种鲁林1号、2号和3号制作胶合板的适宜性,选取生产中正应用的I-107、L35和中菏1号为对照,通过大田形质指标调查、鲜单板旋切性能评价、干单板质量评价和胶合板质量检验等方法,评价了其单板制作胶合板的适宜性及胶合板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鲁林1、2、3号杨与3个对照相比具有较高的圆满度;鲁林1号分枝较细、分枝多且均匀,鲁林2号、3号分枝相对较少、较长、较粗;3个品种的鲜单板旋切性能均较好,干板质地良好,制作的胶合板成品符合国家标准,适宜做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4种埋干深度对1年生豫楸1号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埋干深度设计4种处理(10、20、30和40 cm),各处理分别选3株平均木,采用全根挖掘法,调查其根系数量、长度、生物量及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性。[结果]不同埋干深度间根系数量无显著差异,以细根数量最多,其次为中根和粗根。各处理间根系长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以粗根长度最大,其次为中根和细根。处理间的根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随埋干深度增大递减;粗根、中根和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嫁接痕下根桩0~40 cm范围。[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中楸树栽植时埋干深度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杨树不同品种更替连作对林地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莒县沭河流域不同杨树品种更替连作人工林林地土壤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品种更替连作林地与对照林地(非更替连作)土壤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微量元素Cu,Zn含量基本相等,但前者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微量元素M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更替连作林地与对照林地相比,土壤脲酶活性平均提高184.7%,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平均提高40.5%,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11.8%,三者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对照提高32.3%,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土层加深,土壤脲酶活性逐渐降低,而其它酶活性的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更替连作林地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地。  相似文献   
88.
银杏绿枝扦插是银杏无性繁殖的主要措施 ,对沙床扦插不同生根粉 (SBT1)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同基质配方营养袋扦插及两种扦插方式移栽成活率进行单因素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 :银杏嫩枝扦插用ABT1号生根粉 15 0× 10 - 6 或 10 0× 10 - 6 浸泡 1h ,能明显促进插穗生根 ,增加生根数量 ;不同配方基质以泥炭土 40 % +腐熟锯末 2 0 % +珍珠岩 40 %最为适宜 ;使用配方基质制成的容器袋进行银杏嫩枝扦插育苗 ,移栽成活率显著高于使用沙床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89.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苗期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国内外引进近几年来选育出来的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速生优良无性系25个,在山东省进行了苗期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7.43 %,9.25 % 和18.78 %,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8.91 %,96.31 % 和95.93 %。通过苗期综合选择选出11个生长速度快、成活率中等偏上的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的群体遗传增益分别为16.89 %,16.08 % 和13.08 %。各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和育苗成活率均受强遗传控制。对部分入选的无性系的生根性状和苗期生长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先期根数、诱导根数和不定根总长度以及生长高峰时间出现的早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0.
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适生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适宜培育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的优良品种,以生产中广泛应用和新选育的52个黑杨派杨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多点、多年造林试验,对生长量、形质指标、木材材性、性状遗传、抗虫性、抗逆性等性状,采用单性状评价、多性状综合选择.结果表明,优良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I--69杨13.8%~82.0%,各无性系间在生长、干形、冠形、木材材性、抗病虫性、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性状受强度或中等遗传控制;20世纪90年代广泛应用的品种以50号、卡帕茨、中林46最好,其次为中林14I、--69、中林28、中林23,以I--214、露易莎、西玛杨较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选育的杨树品种以L35I、--107、L323、L324最好,其次为T26、T66I、--102、中菏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