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78篇
  免费   9175篇
  国内免费   18164篇
数理化   7471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1719篇
  2021年   1715篇
  2020年   1632篇
  2019年   1627篇
  2018年   1535篇
  2017年   2385篇
  2016年   1685篇
  2015年   2446篇
  2014年   3032篇
  2013年   3883篇
  2012年   3788篇
  2011年   4163篇
  2010年   4310篇
  2009年   4472篇
  2008年   4976篇
  2007年   4579篇
  2006年   4376篇
  2005年   3765篇
  2004年   2919篇
  2003年   2001篇
  2002年   2049篇
  2001年   2102篇
  2000年   2251篇
  1999年   1243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497篇
  1996年   447篇
  1995年   461篇
  1994年   431篇
  1993年   434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83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45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133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58篇
  1979年   79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1篇
  1965年   19篇
  195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传统分子筛是以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为骨架的微孔晶体材料. 近年来, 以无机-有机结构单元为骨架组成的微孔晶体材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19]. 该类材料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氧簇)与有机配体(大多数是芳香多酸和多碱)构成的建筑单元通过共价键或者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 无机-有机杂化晶体材料有多种结构类型, 如1-D, 2-D, 3-D和笼状结构等.  相似文献   
992.
Introduction  Ionchromatography (IC)hasbeenrecognizedasausefulmethodfortheseparationofinorganicanionsandcationssinceitsintroductionbySmalletal .in 1975 .1AsignificanttrendinthedevelopmentofICmethodissearchforsensitiveanduniversaldetectionmethods .Themaindet…  相似文献   
993.
烟气中多环芳烃吸附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热电厂烟气中排放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物,在实验室规模上研究了六种吸附剂对烟气中典型的PAHs, 如萘(Nap)、芴(Flu)、菲(Phe)的吸附脱除行为。考察了吸附剂结构特征与Nap,Flu,Phe高温脱除的相关性,并对煤质活性炭(AC-1)在160 ℃~200 ℃下的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对PAHs的吸附能力与其结构参数中BET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具有紧密相关性,而与中孔体积没有明显关系;活性炭表现出很好的脱除烟气中PAHs的作用;吸附剂对PAHs的吸附能力随着PAHs的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随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PAHs的碳原子数和芳环数增加,其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也增强。  相似文献   
994.
氧化锌脱硫中氢和氧的双气氛效应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重法研究了氧化锌脱硫中氢氧的气氛效应以及氢氧共同存在下氧化锌脱硫的微观动力学行为。实验温区为200 ℃~320 ℃,氧化锌粒度为100目~120目。研究结果表明,在0%~40%的体积浓度范围内,氢可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氧则由于会引起氧化锌表面析硫使得脱硫过程随其浓度的变化复杂化。氢氧双气氛下,氧化锌脱硫动力学行为可用改良收缩核模型进行描述,表面反应活化能和固体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96 kJ/mol和46.77 kJ/mol。  相似文献   
995.
手性亚砜法合成粉 虫性信息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氯-2-戊酮(2)经四步反应制得(R)-(+)-4-甲基-3-戊烯基对甲苯基亚砜(6), 化合物6与乙醛进行不对称加成反应得手性醇(7), 7经兰尼镍还原性脱硫反应即合成出目标产物粉 虫性信息素(1), 其光学纯度可达45%。  相似文献   
996.
苯乙烯在蚕丝丝胶上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蚕丝丝胶(Silk Sercin简写SS)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天然旦白,占蚕茧重量的20—30%,由于它溶于水,在缫丝过程中随废水而流失。我们曾对丝胶-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对DL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氧化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苯乙烯(St)在丝胶上接枝共聚的机理及规律,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  相似文献   
997.
称取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100 0g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先令其与盐酸9mL和硝酸1mL加热反应,待反应缓慢时滴加氢氟酸2mL并继续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500g·L^-1酒石酸溶液2mL,冷却至室温,在塑料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0mL。按仪器工作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5种合金元素(Mo、W、Ta、Re、Ru)的含量,选择分析谱线依次为204.598,207.911,240.063,197.312,240.272nm。结果发现:除了Re外,其余4种元素的测定中均受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严重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克服其干扰,除了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镍的基体干扰外,试验采用混合校正系数矩阵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校准。通过一系列试验计算得到混合校准系数矩阵K,并应用于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矩阵K的校准,所测定的5种元素的准确度显著提高,达到了消除共存元素之间光谱干扰的目的。通过精密度试验,测得上述5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在1.5%以下,并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5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0%~105%。  相似文献   
998.
溶剂浓度对PVDF相转换膜大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决定大孔能否发展的初始分相点处溶剂浓度临界点的概念 ,认为初始分相点处较高的溶剂浓度有利于大孔的发展 ,溶剂浓度低于一定的界限后 ,大孔停止发展 ,转为海绵状结构 .实验考察了不同凝胶液组成下制得的PVDF中空膜的结构 ,建立了相应的传质模型 ,模拟不同制膜条件下初生态膜内的组成分布情况 ,根据初始分相点处溶剂浓度临界点的概念 ,预测膜的形态结构 .模拟结果与相应制膜条件下的电镜照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证明了上述大孔形成机理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999.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H2bpb)(H2O)4](SO4)2·6H2O[M=Zn(Ⅱ) 1,Cu(Ⅱ) 2]。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00.
非均相羰基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液组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色质联用仪对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过程中的反应液的主要产物及副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其结果发现该反应的主要副产物为苯氧基丙酸和4-苯氧基苯酚以及四丁基铵盐;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对反应液中的DPC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回归法得到了定量分析:DPC的计算方程式,实验证明该方程在DPC的浓度小于10%范围内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