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数理化   38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63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92.
溶胶-凝胶化学与无机/有机杂化高聚物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溶胶-凝胶过程是合成无机固体材料的一种常用手段,但将其应用到合成聚合物新材料上则是一种新型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过程在合成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93.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合成了含有高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偶氮单元的侧链液晶共聚物。共聚物的液晶转变温度为DSC测定,实验证明当偶氮单元含量超过40mol%时,共聚物的液晶性消失。通过高压电场对该聚合物膜进行针尖电晕极化取向,并由紫外测试给出了聚合物膜的取向参数及其稳定性,对液晶聚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
1975年Ottaway等提出将石墨炉作为发射源用于原子发射分析,Molnar等也研究了从玻璃态碳炉的原子发射,此后,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已有不少报导。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发射法(GFAES)已能实际应用于一些元素的定量分析,并具有某些特点。如灵敏度高,据报导有40余种元素的检出极限低于或远低于1μB/ml,其中K、Na、Li、Ba等元素的检出极限远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低。此外,和其它发射法相比,尚有光谱线干扰少、背景发射较稳定、电离干扰小等优  相似文献   
95.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6.
在常压和920℃~1050℃下,采用热重方法,进行了六种中国典型无烟煤焦水蒸气与二氧化碳气化活性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无烟煤焦与水蒸气气化反应的活性与无烟煤的煤化程度相对应,无烟煤煤化程度越高,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越小。无烟煤焦与二氧化碳气化反应的活性与煤中矿物质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煤中矿物质的催化作用越大,二氧化碳气化反应活性越大。无烟煤焦与二氧化碳气化反应活性明显小于与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后者比前者大10倍左右。初步探讨了无烟煤焦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气化机理。  相似文献   
97.
由于在微电子、化学 /生物化学传感器、纳米技术及太阳能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 Si— C键在硅表面上直接嫁接有机单分子膜 ,已成为近几年新开展的研究热点 .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98.
Ferricoxide(αFe2O3),chromicoxide(αCr2O3)andtheirmixedcompoundshaveimportantapplicationinmanyfields.Forinstance,theycanbeusedascatalystsforhightemperaturewatergasshiftreaction[1]andreductionofNOxbyNH3[2],asrefractorymaterials[3]andsensingmaterials[4,5],andsoon.Sinc…  相似文献   
99.
硒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硒芳香杂环化合物(苤硒脑)在不同溶剂中的谱学和电化学性质,对不同分子结构或取代基的苤硒脑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并初步探讨了溶剂对苤硒脑化合物谱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0.
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经氯汞化反应、溴代反应、Suzuki偶联反应、水解反应和取代反应等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结构单元的有机配合物(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ESI-TOF)表征。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6的E1/2小于化合物7,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