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建立了高1500 mm、内径200 mm、锥角60°、喷口直径可变的可视化柱锥体喷动床系统,进行了五种不同颗粒喷动特性的试验,重点考察了床层压降、最小喷动速度和喷泉高度随操作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升速法与降速法测得的最小喷动速度具有较大的差异,降速法测得的最小喷动速度与经验关联式的计算值吻合较好;最小喷动速度随着静止床高、颗粒直径、喷口直径的增大而变大;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喷泉高度上升,随着静止床高的增加,喷泉高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吸收光谱技术可以实现高温气体温度浓度的二维分布重建。但其计算效率过低,不适合于大规模的场反演计算。针对于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吸收的温度场和浓度场重建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首先对浓度场的计算提出了线性化方案,将原系统半线性化,从而弱化了原系统的非线性;其次对待测温度场、浓度场提出了交替迭代方案,每一步迭代降低一半的未知变量个数;最后用优化技术引入惩罚项来克服重建过程的病态性,在每一步迭代时能自动调整正则化参数,保证了迭代解收敛于精确解。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在保持重建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显著的缩短计算时间,适用于大规模的场反演计算。  相似文献   
13.
倾动式阳极炉冶炼废杂铜二噁英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广龙  陆勇  吴昌敏  丁琼 《化学通报》2015,78(12):1085-1089
再生铜行业是我国二噁英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研究再生铜行业不同冶炼方式下二噁英的排放特征对我国再生铜行业二噁英的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再生铜倾动式阳极炉为对象,研究了倾动式阳极炉冶炼废杂铜在除尘设施前后的二噁英排放特征,并提出了其二噁英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用一个摄像机重建三维发光体辐射场分布的方法。连续的三维发光体可以看成若干个互相平行的二维发光断层的组合。对发光体某断层进行聚焦摄象,得到的图像是该断层的高斯像和其他断层分别聚焦摄像,可得到组辐射图像,再用图像反汪算法,即可重建各断层的辐射场。实验模拟了具有我断层的三维发光体,获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β-环糊精(β-CD)为起始原料,通过磺酰化及乙二胺基取代等过程,制备具有端氨基的中间体β-环糊精(6-en-β-CD);再以6-en-β-CD为引发剂,通过赖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Lys-NCA)和谷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Glu-NCA)的混合开环聚合(ROP)和脱苄氧羰基(Cbz)保护等反应,制备了以β-CD为核、混聚多肽为支臂的星状聚合物[6-聚(谷氨酸-赖氨酸)-β-CD].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核磁共振波谱(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星状聚合物及中间体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和噻唑蓝(MTT)法对该聚合物的二级结构和体外毒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得星状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4626,多分散系数(PDI)为1.10,平均聚合度(DP)为27.1;在水溶液中星状聚合物的二级结构是无规则线团;在5 mg/m L浓度下,细胞存活率可达到94%以上,没有呈现明显体外细胞毒性,具有潜在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Hadoop处理海量数据时,无论是Map任务还是Reduce任务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传输数据,故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预取的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估算节点上任务执行的进度来预测Map任务的执行节点,然后通知节点提前预取所需的数据,并且在Map任务完成的数量达到预定值时,开始为Reduce任务预取部分数据;由于在异构的环境下集群中节点的性能各不相同,为此采取了改进的预测模型,以提高任务进度判断的准确性;实验证明,本算法在作业响应时间等方面优于现有的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Mie散射在前向小角范围内散射光强是颗粒尺寸的单调函数,并且与散射粒子材料、折射率和形状无关的特性,介绍了一种通过测量前向小角散射光强来确定颗粒群平均尺寸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测量范围扩大到40μm,而且操作方便,重复性好,与计算机技术联用后可以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粒子在线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摘 要:动力学显式算法采用时间积分原理,其较静力学隐式算法在强非线性问题中的适用性更广。为将此方法应用到岩土等非线性材料的计算中,考虑到显式算法中动能的影响会导致结果波动,分析动力学显式算法在模拟计算中的准静态加载速度的选取十分必要,如何在缩短模拟消耗时间与结果准确性之间寻求平衡是本文研究重点。研究中提出以加载-位移曲线的波动比来评价准静态计算效果,首先开展弹性材料的平面应变模拟试验以分析弹模、密度、泊松比、围压4个参数对准静态加载速度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模、泊松比、围压的增大会提高准静态加载速度;密度的增大则会减小准静态加载速度。通过对各影响因素与准静态加载速度的相关性分析给出了准静态加载速度取值的经验公式。最后,选取能够反映砂土复杂力学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展其平面应变模拟试验,对比分析准静态加载速度经验公式在弹性材料与弹塑性材料中的适用性差异,并提出应用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油辛值预测体系本身的非线性特点,提出主成分回归残差神经网络校正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residu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PCRRANN)用于近红外测定汽油辛烷值的预测模型校正,该方法给合了主成分回归算法(PC),与经典的线性校正算法(PLS(Partial Least Square),PCR, 以及非线性PLS(NPLS,Non-linear PLS)等相比,预测明显的改善,文中还讨论了PCR主成分数及训练参数对预则模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