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数理化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极移季节变化的地球物理定量激发迄今未得到圆满的解释. 基于大气海洋耦合数值环流模式, 计算了大气和地表水及海洋角动量变化. 与日本气象局(JMA)客观分析资料计算的大气角动量比较, 模式模拟的大气角动量东经90°分量要优于0°分量. 地表水和海洋激发有效地减少了极移与JMA大气角动量之间季节尺度上的差异, 并且结合JMA和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CEP)的大气角动量对极移周年变化的综合激发都优于NCAR-CSM1气候模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异丁基桥联2-叔丁基苯胺的新型二胺单体4,4′-(2-异丁基)双(2-叔丁基苯胺), 并将其分别与4种商品化芳香族二酐经高温“一步法”缩聚制得了系列聚酰亚胺(PI)树脂. 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PI的结构和性能, 结果表明, 该系列新型聚酰亚胺不但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及N,N-二甲基甲酰胺等高沸点溶剂, 而且在乙酸乙酯和三氯甲烷等低沸点溶剂中也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该系列PI保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 在N2中5%热失重温度均在480 ℃以上, 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于307~356 ℃之间. 经溶液刮涂制得的PI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 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可达82.3%~89.1%, 截止波长介于313~363 nm之间. 同时, 该系列PI薄膜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疏水性, 有望应用于光伏发电及柔性显示等领域.  相似文献   
73.
采用Eulerian/Lagrangian耦合方法对炸药与飞片直接接触的爆轰驱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对炸药和环境气体应用Euler方法、对飞片应用Lagrange方法分别计算,流体与固体接触面采用Ghost Fluid方法和外插技术进行处理,全程模拟了炸药起爆、爆轰波传播、大板变形和运动等过程,着重分析了大板飞片后...  相似文献   
74.
首先明确了《线性代数(非数学专业)》整体教学的目的和实践的过程,其次从学生构建《线性代数》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角度总结了《线性代数》整体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最后指出《线性代数》整体教学应把握数学观念,更好地将启发式教学与问题解决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5.
采用自研的高保真度爆轰与冲击动力学程序,对柱形汇聚几何中内爆驱动金属材料界面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冲击后至约12 μs,界面发展以RM(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为主;12 μs后至冲击波聚心反弹加载前,界面聚心运动处于加速减速状态,界面发展由RT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主导;冲击波聚心反弹加载后,界面发展又由RM不稳定性主导。另外,还研究了初始条件(初始振幅、初始波长、钢壳初始厚度和几何构型)对柱形内爆驱动金属材料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初始振幅较大时振幅增长也较大;初始波长较小(模数较大)时振幅增长较小,而且存在一个截止波长;钢壳厚度会抑制扰动增长,也存在一个截止厚度;几何汇聚效应会使扰动增长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一个关于复杂反应动力学测量的物理化学实验。基于亚硝酸钠作用下溴酸钾氧化伊文思蓝褪色反应,通过测量不同初始反应条件下系统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推导伊文思蓝和溴酸钾的分级数,探讨亚硝酸钠对反应的加速作用,并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测量数据计算表观反应活化能。本实验可依据学时安排开设为基础性实验或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作为综合设计性实验,本实验可加强学生对表观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以及催化作用的认识,并促进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此外,本实验也可适当精简后作为基础性实验项目“丙酮碘化反应”的替代方案,能克服该实验中存在的反应速率较快不易记录实验数据、碘不易清洗污染比色皿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