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6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碰撞振动系统的一类余维二分岔及T2环面分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旺才  谢建华 《力学学报》2003,35(4):503-508
建立了三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周期运动的Poincaré映射,当Jacobi矩阵存在两对共轭复特征值同时在单位圆上时,通过中心流形-范式方法将六维映射转变为四维范式映射.理论分析了这种余维二分岔问题,给出了局部动力学行为的两参数开折.证明系统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存在稳定的Hopf分岔和T2环面分岔.数值计算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32.
 针对采用整模结构的冷镦模具疲劳寿命极低的现状,提出以三层圆筒组合模具结构 替代整体模具, 改变模具受力方式, 使冷镦件模具达到较高寿命的设计方法. 以螺栓 圆头的冷镦试验结果为依据,以力学的应力分析方法为基础,应用力学理论,导出了生产实 践中实用的组合模具设计原理与经验公式,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用定性方法讨论了受重力及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媒质阻力作用下,质点铅直方向运动的极限速度问题.证明了以极限速度下落的匀速运动是Lia punov稳定的,但非渐近稳定.最后谈了一点关于理论力学教学内容更新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34.
振动锤的数学模型与全局分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建华 《力学学报》1997,29(4):456-463
用现代动力系统方法,将振动锤的动力学等价地简化为圆周上的分段连续自映射,并描述了此映射的性质.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系统产生的分叉过程与普通的一维连续映射有本质差异.在极限状态下,振动锤的运动是混沌的.  相似文献   
35.
关于Liapunov稳定性基本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短文表明 Liapunov 稳定性基本定理中 V 函数的正定性可用 V 在半径收敛于零的同心圆簇上的正定性代替.因此 V 可为变号函数(见例).我们考虑非自治系统dx/dt=f(t,x),(1)其中 x∈R~m,f∈C(I×Z_H),Z_H={x∈R~m,‖x‖相似文献   
36.
<正> Holmes 在弹跳小球(bouncing ball)问题的一个简化两维映射中,找出了 Smale 马蹄.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单力学模型具有 Smale 马蹄的例子.由该模型导出的完整映射恰好与 Holmes 的简化映射相同.考虑图1 所示的模型.一在 A 点铰支的摆在光滑的水平平面上受到周期冲击的杆,每次冲击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置换群方法证明了符号动力系统中存在多条稠密轨道。  相似文献   
38.
An oscillator with dry friction under external excitation is considered.The Poincaré map can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eries solution near equilibrium in the case of 1:4 resonance.Based on the theory of normal forms,the map is reduced into its normal form.It is shown that the Neimark-Sacker(N-S) bifurcations may occour.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verified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39.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华  周其林 《化学学报》2012,70(13):1427-1438
手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本文从手性配体及手性催化剂、不对称催化新反应、新方法和新策略三个方面简要评述新世纪以来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从新世纪初至今, 手性单磷配体得到了复兴, 出现了如MonoPhos、SiPhos、DpenPhos等高效单齿亚磷酰胺酯配体; 磷原子手性(P-手性)配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BenzP*、ZhanPhos、TriFer等已成为新的高效手性双膦配体; 螺环骨架手性配体成为新世纪手性配体设计合成的亮点, 除了SiPhos、SIPHOX、SpinPHOX等高效手性螺环配体外, 手性螺环吡啶胺基磷配体SpiroPAP的铱催化剂成为目前最高效的分子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氢化新反应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如非保护烯胺、杂芳环化合物及N-H亚胺的氢化等反应都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 自组装手性催化剂、树枝状手性催化剂、铁磁性纳米负载的可回收手性催化剂, 以及“混合”配体手性催化剂等新方法和新策略也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得到了应用. 然而, 手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研究仍然充满挑战, 也期待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0.
关于浮体的平衡与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浮体的平衡与稳定问题, 介绍了定倾中心的定义, 并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 给出了浮体稳定性3种不同的判别方法, 最后, 根据能量方法说明了用定倾高度判定浮体稳定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