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6篇
数理化   3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陈远茂  孙乃明  王琳 《光谱实验室》2013,30(5):2457-2459
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Continuous Flow Analyzer,CFA),对泥炭中的全氮进行分析.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105%,测试速度是比色法测试速度的15-20倍,操作简便、准确度好,对氮化学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四乙烯基吡啶(PEO-b-P4VP)为模板制备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调节模板剂胶束溶液pH,得到了一系列形貌和尺寸可控的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交流阻抗等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模板法合成的聚联苯胺为平均直径小于200nm的亚微米至纳米级棒状颗粒,其直径随着模板剂胶束溶液pH的降低而增加。所得聚联苯胺颗粒均显示了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A/g时,聚联苯胺的比电容量达到306.3F/g,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不同条件下合成的聚联苯胺的容量衰减率均很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各样品电化学性能呈现出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In conventional research on beam gas coulomb scattering(BGCS), only the related beam lifetime us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particle-in-cell Monte Carlo collisions(PIC-MCC) method,we not only simulated the beam lifetime but also explored the effect of BGCS on the beam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better estimate the effect on particle distribution, we study the ultra-low emittance electron beam. Here we choose the He Fei Advanced Light Source. By counting the lost particles in a certain time, the corresponding beam lifetime we simulated is 4.8482 h/13.8492 h in x/y,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 value(5.0555 h /13.7024 h in x/y).By counting the lost particles relative to the collided particles, the simulated value of the loss probability of collided particles is 1.3431e-04, which is also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1.3824e-04). Besides, the simulation shows there is a tail in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due to the BGCS. The close match of the simulation with the theoretic value in beam lifetime and loss probability indicates our simulation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14.
邢兰俊  常永勤  邵长景  王琳  龙毅 《物理学报》2016,65(9):97302-09730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预制好电极的玻璃基底上制备出Sn掺杂ZnO薄膜和纯ZnO薄膜. 两种样品典型的形貌为四足状ZnO晶须, 其直径约为150-400 nm, 呈疏松状结构. 气敏测试结果显示Sn掺杂ZnO薄膜具有优良的室温气敏性, 并对乙醇具有良好的气敏选择性, 而纯ZnO薄膜在室温条件下对乙醇和丙酮均没有气敏响应.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Sn掺杂ZnO样品中没有出现Sn及其氧化物的衍射峰, 其衍射结果与纯ZnO样品对比, 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 光致发光结果表明, Sn掺杂ZnO薄膜与纯ZnO薄膜均出现紫外发光峰和缺陷发光峰, 但是Sn的掺杂使得ZnO的缺陷发光峰明显增强. 将Sn掺杂ZnO样品在空气中退火后, 其室温气敏性消失, 说明Sn掺杂ZnO样品的室温气敏性可能与其缺陷含量高有关. 采用自由电子散射模型解释了Sn掺杂ZnO薄膜的室温气敏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将天然高分子蛋白和聚合物共混利用静电纺丝法制作各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倍受关注。基于这种研究背景,在本文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丝素(SF)/胶原(COL)/聚左旋乳酸(PLLA)和SF/COL/聚左旋乳酸-己内酯(PLCL)两种共混复合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纤维形态结构分析,发现复合纤维形貌良好,直径较为均一。同时改变纺丝液中高分子蛋白的比例,复合纤维的直径也随之减小。此外,对复合纤维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SF/COL/PLCL组复合纤维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SF/COL/PLLA组。  相似文献   
16.
陆子  何毅翔  张岚斌  代胡亮  王琳 《力学学报》2022,54(11):3147-3156
流致振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机械、航空、土木和石油等重要工程领域, 为防止工程结构因流致振动行为而造成疲劳破坏, 有必要对稳定性、动力学响应及其振动控制做深入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弹簧和质量块构成的非线性吸能器(nonlinear targeted energy transfer, NTET), 研究了该非线性吸能器对弹性支承圆柱体涡激振动的被动控制影响机制. 基于能量法推导了圆柱体涡激振动非线性被动控制的耦合动力学方程, 通过设计非线性弹簧?质量块构型的NTET, 进一步开展了涡激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并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了较好的对比, 获得提升涡激振动控制效果的最佳参数值. 研究发现, NTET的质量、弹簧刚度以及弹簧预应力等参数会对涡激振动控制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该耦合系统中圆柱体和NTET均表现出周期性的稳态振动响应, NTET质量的改变会显著影响系统的耦合频率. 在无预应力状态下, NTET质量越大、刚度越小时, 有更好的减振效果. 当弹簧预应力逐渐增大时, NTET的非线性刚度逐渐变弱, 会降低涡激振动控制性能. 参数分析表明: 随着涡激振动控制性能的提升, 圆柱体的振幅逐渐较小, NTET的振幅逐渐增大, 能量传递效率逐渐提高. 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中涡激振动控制策略的高效设计提供有用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乳液方法,合成了铈、铽共掺杂的氟镁钾纳米粒子,研究了体系中Ce3+→Tb3+的发光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KMgF3:Ce3+Tb3+纳米粒子中存在Ce3+→Tb3+的能量传递过程,即Ce3+可以将吸收的能量直接传递给Tb3+离子,使得Tb3+的绿色发光强度大为增加.  相似文献   
18.
钱勤  王琳  倪樵 《中国物理 B》2008,17(2):569-57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al behaviour of the Liu system with time delayed feedback. Two typical situations ar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 of time-delay parameter on the dynamics of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the Liu system with time delayed feedback may exhibit interesting and extremely rich dynamical behaviour. The evolution of the dynamics is shown to be complex with varying time-delay parameter. Moreover, the strange attractor like ‘wormhole' is detect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9.
吸流管道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吸流管道的稳定性与振动问题,对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加以综述并提出预测,其中包括运动方程的归纳与讨论、管道自由端口处的流固耦合理论、定常流速下吸流管道的稳定性机理以及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解释糖尿病型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利用Lc-ESI-TOF与LC-ESI-MS/MS联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大鼠的纹状体、海马区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定量比较发现有23种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了2倍以上的显著变化.其中包括与帕金森病致病通路(兴奋性中毒)密切相关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与自由基清除、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与能量合成密切相关的线粒体ATP合酶.发现参与糖酵解过程的7种酶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提示可能与内源性神经毒素1-乙酰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生成与累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