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数理化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琰  侯延冰  唐爱伟  封宾  李妍  滕枫 《发光学报》2008,29(1):171-175
分别用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L-半胱氨酸(L-Cys),3-巯基-1,2-丙二醇(TG)作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出CdTe纳米晶体,研究了稳定剂对所制备的纳米晶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且对所合成的球状和棒状纳米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稳定剂可以得到不同型貌的纳米晶,用L-半胱氨酸(L-Cys),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3-巯基-1,2-丙二醇(TG)所得到的CdTe纳米晶的吸收和发射峰位不同,这是受稳定剂自身的官能团性质和空间位阻作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王庆芝  赵洪霞  王琰  谢晴  陈景文  全燮 《色谱》2017,35(9):1008-1013
以p,p′-二氯二苯三氯乙烷(p,p′-DDT)为参考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了14种有机磷阻燃剂(OPFRs)在不同温度(T)条件下的蒸气压(P_(GC))及其蒸发热。根据获得的蒸气压值,发现14种OPFRs的log P_(GC)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与log P_(GC)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卤代烷基磷酸酯的log P_(GC)低于烷基和芳基磷酸酯,且随着分子摩尔体积的增大,相应的log P_(GC)呈下降趋势。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OPFRs的相对保留时间(RRT)与log P_(GC)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QSPR)模型,模型的累计交叉有效判别系数Q2cum为0.946。模型对OPFRs的log P_(GC)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0),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利用建立的方法,通过测定的保留时间参数以及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有效预测目前没有标准品的OPFRs的log P_(GC)值。  相似文献   
23.
以辽宁省本溪市 1 955~ 1 996年的猩红热和流脑逐月发病的数据为根据 ,利用混沌动力学中“相空间技术”,对流行病过程进行能量谱分析及混沌分析 ,发现流脑的流行过程是混沌的 ,猩红热的流行过程是周期的 .本溪流脑数据的混沌迭代模型是 Xt+1=r X2texp{ -0 .0 0 3394 ( Xt-1 4 .4 1 0 96) 2 } ,在模型参数变化范围内 ,经历了周期状态、混沌状态、吸引不动的稳定状态之间的转移 ,这表明流脑流行过程是复杂的 ,给出流行的“阈值”,以控制其流行涨落 ;求出流脑的关联分维是 2 .82 1 .为时间序列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静态水热合成法,溴化六甲二铵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出系列低硅铝比的ZSM48沸石分子筛(Si/Al100),所合成样品中最低硅铝比为38.6(ICP-AES),这将拓宽ZSM-48高硅沸石分子筛的应用范围。制备Pt负载双功能催化剂,用于正构十二烷临氢异构催化反应。结果表明,硅铝比的改变可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投料硅铝比为70的双功能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但硅铝比改变对异构产物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其异构产物以支链在中间位的异构体为主。  相似文献   
26.
胆绿素在碱性水溶液中稳定性的极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绿素是人体内存在的重要胆色素之一,为线型叶啉结构,热敏性及光敏性较强,很不稳定,升温及光照均加速其氧化,使测定结果偏低。作者对胆绿素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极谱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了支持电解质、溶液酸度、溶液中溶解氧、光照及微量金属离子的存在等多种因素对胆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部分影响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的极谱法测定胆绿素的最佳操作条件为:0.04mol/LNa_2HPO_4缓冲溶液为底液,PH值为11,底液中加入4×11 ̄(-4)/LEDTA或通氮气1Omin,避光操作,测定在0.5h内完成。  相似文献   
27.
报道了可紫外激光刻写的掺铒Na2O-Bi2O3-SiO2和Na2O-B2O3-Bi2O3-SiO2玻璃的光谱特性. 测量和计算了玻璃的光谱参数,分析、讨论了Bi2O3和B2O3含量变化对光谱参数的影响.实验表明基质玻璃中Bi2O3和B2O3含量改变可有效调节掺铒铋硅酸盐玻璃光谱参数.Bi2O3和B2O3含量增加,玻璃的光吸收和荧光性质改善,但Er3+离子的4I13/2能级寿命降低.在B2O3含量为40%(Bi2O3/SiO2=0.67)时,Er3+离子峰值发射截面、4I13/2能级的荧光寿命和荧光半高宽分别为8.49×10-21cm2,0.52ms和78nm.结果表明掺铒铋硅酸盐玻璃是有前途的紫外光敏有源玻璃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用一例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穿刺液接种于BALB/C/nu裸鼠皮下,然后用皮下新生肿物做细胞培养,结果人癌组织诱发了裸鼠本身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意外地在体外建立了裸鼠B淋巴细胞传代细胞系,这个细胞系定名为NLB-SK。目前该细胞系已在体外培养十个月,传代72次,冻存后复苏良好。根据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推测裸鼠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可归因于人恶性肿瘤细胞和裸鼠正常体细胞之间的水平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29.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海底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原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壬液区海底新鲜和蚀变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原位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其中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绿鳞石。电子探针及能谱线扫分析显示杏仁状绿鳞石从核部到边部具有K含量降低而Na含量有所升高的特点,指示边部绿鳞石转化为皂石。绿鳞石为低温(<50 ℃)的氧化条件下的蚀变矿物,而皂石则在较低水/岩值、还原性更强的条件下形成,转化过程暗示了蚀变环境由氧化环境转化为还原环境。以电子探针为内标,利用LA-ICP-MS对蚀变矿物做原位的稀土元素分析,大部分结果均有Eu正异常的特点,指示了蚀变流体从氧化性向还原性转变,并且还原性流体对早期蚀变矿物进行了叠加改造。而蚀变区和未蚀变区的基质长石原位稀土元素对比研究则表明后期还原性热液蚀变流体对稀土元素进行了淋滤,从而导致了蚀变区稀土总量下降且出现Eu正异常的特点。由此可见,热液系统中淋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郑广超  刘崇新  王琰 《物理学报》2018,67(5):50502-050502
对于具有隐藏吸引子的混沌系统,既有文献大多只针对整数阶系统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基于Sprott E系统,构建了仅有一个稳定平衡点的分数阶混沌系统,通过相位图、Poincare映射和功率谱等,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该系统展现出了丰富而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且通过随阶次变化的分岔图可知,系统在不同阶次下呈现出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状态,这些动力学特征对于保密通信等实际工程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该具有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系统,应用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有限时间同步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