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数理化   3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1.
通过氧化偶联聚合方法成功地合成出电活性聚芳醚酮. 该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单, 室温下即可进行. 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循环伏安、热失重、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所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探讨了聚合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使用亚微量(凡反应用量少于1微克者统称为亚微量)技术已初次制备得鐦(_(98)~(249)Cf)的纯化合物。所采用的亚微量技术包括将鐦离子收集于一颗离子交换树脂珠中,研究其性貭:并采用毛细管作反应皿制备它的化合物:已制得三氮化鐦、氧氯化鐦(CfoCl)和三氧化二(?)。这项(?)鐦化合物的制备开始于八年前。开始时用中子照射10克鈈(_(54) Pu),获得了产品锫和鐦各約1微克。先用寻常沉淀和离子交換技术純化和分离锫和鐦,继于微量稚形試管中将鐦溶液蒸发至干。鐦-249。  相似文献   
13.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新方法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草酸和醋酸锌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首先制备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后者在微波场辐射分解得到产物纳米氧化锌。用XRD,TEM和IR等技术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纳米氧化锌为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六角晶系结构,平均粒径约为8nm。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借二甲酚橙和钪作为试剂,分光光度测定微量氟的方法,并报告本法的使用范围和可测度,适宜pH范围,以及数种共存离子的干扰。在pH 2.5—3.5之间,不同氟量引起试剂的颜色减褪遵循Beer定律。但随pH值之增加,灵敏度下降而可测范围扩大(pH 2.5—2.8相当氟量0—10微克;pH 3.0为0—15微克;pH 3.5为0—50微克)。如采用二甲酚橙和钪的混合试剂Ⅰ,可测定10毫升溶液中0.59—15微克氟,可测度为百万份之0.059。氯离子和硝酸根干扰不大。磷酸根、硫酸根、硅酸根、亚硫酸根、硫代硫酸根、亚硝酸根和硫氰酸根分别大于0.06,0.24,0.4,0.8,2.2,3.2和3.6毫克干扰严重(上列数据引起误差为5%),故应事先除去。  相似文献   
15.
磁化率和磁矩的数据对于配合物化学键型的研究和空间构型的分析有重要作用. 磁化率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古埃法和据其原理而改进的永磁天平法较为常见.此法的缺点是实验步骤繁琐、样品用量大、精度欠佳.近来有人相继提出用激光摆法和NMR双谱仪法等新方法来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数据很好.本文介绍根据D.F.Evens所创立的方法,利用~1HNMR波谱来测量过渡元素离子化合物的磁化率和磁矩.  相似文献   
16.
过渡金属催化碳-碳键活化反应是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学中非常热门且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Rh,Ni,Pd和Ru)催化基于氮原子导向基团化合物碳-碳键活化与重组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电喷雾质谱(ESI-MS)在金属配合物分析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电喷雾质谱在测定金属配合物的分子量、表征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分析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及相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接枝丙烯酰胺制备抗菌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制备聚乳酸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进行氯化,制备表面含卤胺基团的抗菌聚乳酸高分子材料.考察了丙烯酰胺含量、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等对接枝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抗菌聚乳酸薄膜,并对薄膜的抗菌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卤胺接枝聚乳酸对大肠杆菌抗菌性能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中,碳材料可以有效改善电池倍率及循环性能.为了提高锂硫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由非均匀粒径碳球组成的碳材料.与硫热合成后,硫均匀分布在碳材料表面及周围,复合材料含硫量为52wt%.0.2C放电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74mAh·g-1,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788mAh·g-1.在4C的放电电流下,放电比容量稳定维持在600mAh·g-1,循环过程中,库伦效率高于90%.该碳材料有良好的导电网络,且制备方便,成本低廉,对于穿梭效应和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优秀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方程,采用复变函数法和镜像法,研究了含双圆柱亚表面缺陷板条材料热波散射的温度场,并给出了热波散射温度场的解析解。分析了入射波波数、热扩散长度、缺陷的埋藏深度以及板条材料的厚度等对板条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温度波由调制光束在材料表面激发,缺陷表面的边界条件为绝热。该分析方法和数值结果可为工程材料结构的传热分析、热波成像和材料内部缺陷评估,以及热物理反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