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数理化   8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对四种不同结构的吡唑啉化合物在溶液和薄膜中的光致发光行为及作为掺杂染料组成两种不同结构电致发光(EL)器件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共轭部分,但未成环的腙类化合物,不论在溶液中或在固相条件下,都不能很好的发射荧光。而构成了吡唑啉环的化合物,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能力。在5位处联有苯基的非平面状吡唑啉化合物,由于不易于结晶化而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相反,在5位处无苯环联结者,如EP3,则由于其易于结晶化,因而不利于器件的制作。  相似文献   
32.
用两种光聚合法研究了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用小角X光衍射技术对产物内蒙脱土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经改性后能很好地使聚合单体及预聚物插入黏土层内并在光照下"就地”聚合生成光聚合复合材料.对光聚合法制备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3.
在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EL)研制中,一个最富吸引力的提高器件发光效率的方法是通过选择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发光染料为掺杂剂,加入到作为主体的电子或空穴传输层内,经电子与空穴在主体化合物层内的复合形成激子,经能量转移,激发染料分子,发射染料荧光.  相似文献   
34.
光化学法合成银纳米线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邹凯  张晓宏  吴世康  段晓峰 《化学学报》2004,62(18):1771-1774
结合晶种法和光化学还原法,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诱导下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50~120nm,长度约为50μm的银纳米线以及银的树枝状纳米结构.实验表明各种反应条件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硝酸银的摩尔比、晶种的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对纳米产物的形貌有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银纳米线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5.
1引言 驻波的形成作为证明波的迭加原理的一个物理现象,在很多教材和文献中都有论述.但大多仅限于讨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迭加从而形成驻波的现象,并未对驱动源与反射面之间全部空间中波的迭加情况作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一些文献中[1~3],讨论驻波形成时所用的音叉振动在弦上形成驻波的示意图,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处理,将起驱动源作用的音叉作为驻波的一个节点,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6.
对 3种具不同结构 (三氯甲基 )三嗪化合物的光致生酸及光敏化生酸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其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猝灭以及光致生酸过程的测定结果表明 ,三嗪化合物的敏化光致生酸具有电子转移性质 .发现在三嗪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着归属于核的局域发光以及分子内的电荷转移发光两个部分 .局域的激发与发光和化合物光致生酸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电荷转移发光则会增强或扩充化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范围 ,在光致生酸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种完美的光致生酸化合物分子的设计和合成必须对上述两个方面均加以注意 ,使能达到互补和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的水溶液中,引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或DDAB)使与PS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实现聚苯乙烯磺酸盐不同程度的中性化,并进而对PSS/表面活性剂复合物在水中的行为特征、特别是PSS因疏水化而产生的聚集行为以及临界聚集浓度等采用多种方法如溶液的透光率;荧光光谱;荧光探针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些颇为有趣的结果.结果表明PSS-CTAB或DDAB加成物可自发的形成约70 nm的纳米粒子。而中性化程度则对加成物的构型以及体系的透光率等有较大影响。结果还表明所得具有亲水外壳和疏松的疏水内核的聚集体能容易的使疏水分子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38.
嵌段结构对两亲嵌段共聚物水溶液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合成了二种具有相同组成不同嵌段结构排布的共聚物基础上对它们溶液的物理化学行为用荧光探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结构排布的不同其物理化学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三嵌段结构的共聚物较二嵌段者更易于形成胶束体系,而二嵌段共聚物则易于发生凝胶化,对上述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39.
<正>一维硅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越的电子学、光学特性以及能够与传统的硅基工业相兼容等特点,使其控制制备倍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众多一维硅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方法中,经典的气相-液相-固相(VLS)机制下的催化剂诱导生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控制合成方法.在VLS机制中,金属催化剂是影响一维纳米结构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  相似文献   
40.
蒙特卡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介绍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计算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