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数理化   1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双盘状ZnO的可控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形貌可控、 尺寸均一的双盘状ZnO. X射线粉末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 制备的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 由2个直径约为4 μm, 厚度约为600 nm的圆盘复合而成.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乙酸锌与柠檬酸钾的摩尔比对产物形貌与尺寸的影响, 实现了双盘状ZnO的可控合成, 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 荧光光谱显示, 双盘状ZnO的紫外发射峰半高宽约为10 nm, 比块体ZnO的紫外发射峰半高宽(18 nm)窄, 表明双盘状ZnO具有更好的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62.
一般化了DNA重组的缠绕模型的缠绕方程的求解方法, 同时利用有理缠绕和二桥纽结 的关系给出了某些缠绕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63.
垂直取向介孔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单锋  陆学民  路庆华 《化学进展》2012,24(4):492-500
垂直取向介孔薄膜是指薄膜内部孔道垂直于基底定向排列的一类介孔薄膜,其在催化、吸附与分离、化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几年内垂直取向介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在若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特殊的薄膜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采用HPLC-DAD-ELSD法,在最优波长(255 nm)下同时测定了清开灵注射液的10种有效成分,测定了不同厂家的15个批次清开灵注射液样品,进行了质量相关性分析.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符合规定标准,所测样品中,不同厂家及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间各组分的含量差异悬殊(RSD值范围为2.17%~65.54%).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清开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尽量多地控制这些已知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保证清开灵注射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三种植物对铀耐性及土壤中铀吸收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液培养结合土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小白菜、冬苋菜和菠菜对铀的耐性及土壤中铀吸收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U 50mg/L),与小白菜和冬苋菜相比,菠菜对铀具有较强的耐性;在100mg/kg 土U的条件下,菠菜表现出比小白菜和冬苋菜更高吸收和积累铀的能力,其地上部分铀含量为232mg/kg DW(Dry Weight 干重),而根部铀含量达433mh/kg DW(Dry Weight 干重).菠菜可能对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Photoluminescence(PL) and Raman spectra under uniaxial strain were measured in mono- and bi-layer MoSe_2 to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excitonic gaps and Raman phonons with strain. We observed that the strain dependence of excitonic gaps shows a nearly linear behavior in both flakes. One percent of strain increase gives a reduction of ~42 meV(~35 me V) in A-exciton gap in monolayer(bilayer) MoSe_2. The PL width remains little changed in monolayer MoSe_2 while it increases rapidly with strain in the bilayer case. We have made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the observed strain-modulated results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nolayer and bilayer cases. The hybridization between 4d orbits of Mo and 4p orbits of S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Se–Mo–Se bond angle under strain, can be employed to consistently explain the observations. The study may shed light into exciton physics in few-layer MoSe_2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i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67.
翠榴石为石榴石家族中最为贵重的亚种,以其漂亮的外观和稀有性深受欢迎。尤其是俄罗斯所产翠榴石更是国内外收藏家最为追捧的对象。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石族矿物研究较多,但关于翠榴石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俄罗斯翠榴石的化学成分及光谱学特征,运用LA-ICP-MS,IR,Raman和UV-Vis,对俄罗斯翠榴石进行系统研究,旨在获得其化学成分尤其是稀土元素特征、光谱学特征,分析致色原因,为其品种鉴定及产地溯源提供重要数据。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俄罗斯翠榴石几乎为纯的钙铁榴石(Andradite>96.39 Mol.%)。次要成分中,Cr2O3含量较高,平均0.502 Wt%,除此以外还含少量Al,Mn,Ti和V。其中Cr和V均为石榴石中致绿色的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总体不高,∑REE平均4.85 μg·g-1;且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LREE平均4.56 μg·g-1;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HREE平均0.29 μg·g-1, ∑LREE/∑HREE=5.35~100.48。多数样品显示Eu正异常。主要拉曼位移为994.5,873.5,841.5,815,576,552,515,492,451,369,351,323,310.5,295,263,234.5和172 cm-1。拉曼光谱仅可作为翠榴石品种鉴定的手段之一,对其产地溯源作用不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指纹区红外反射光谱可以有效鉴别翠榴石,红外光谱官能团区显示结构水的吸收峰,表明俄罗斯翠榴石含有少量结构水,这与其形成过程与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显示,俄罗斯翠榴石在384和440 nm处具明显吸收峰,436 nm见弱吸收峰,620 nm附近出现宽缓吸收带,从500 nm附近至紫外区强烈吸收。分析认为44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Fe3+的6A14A1g+4Eg(G)跃迁所致;62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Cr3+的4A2g(F)→4T2g(F) d-d跃迁所致,Fe和Cr同为致色元素,O-Fe荷移带及440 nm强吸收带使得钙铁榴石产生黄色、黄绿色,Cr3+的加入,产生620 nm宽缓吸收带,吸收橙黄色光,使得宝石颜色向绿色端偏移,显示纯正的绿色。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指纹区特征可以用于准确鉴定翠榴石;稀土元素特征及中红外光谱官能团区结构水特征,可以为其产地溯源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硝酸羟胺-(H_2O)_n复合物的氢键作用,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 p)基组水平上对硝酸羟胺-(H_2O)_n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优化,采用MP2/6-311++G(d, p)方法,经基组叠加误差和零点能校正计算得到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利用自然键轨道分析方法研究复合物氢键作用的本质,并对复合物中水分子的振动光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硝酸羟胺-(H_2O)_n复合物存在着6个硝酸羟胺-H_2O稳定构型和8个硝酸羟胺-(H_2O)_2稳定构型,且最稳定构型的相互作用能分别为52.821 kJ·mol~(-1)和73.349 kJ·mol~(-1).在硝酸羟胺-(H_2O)_n复合物中,水中H-O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且红移增大的程度与复合物稳定化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9.
H+/K+-ATP酶抑制剂对于胃溃疡治疗具有划时代意义, 我们对其中四种苯并咪唑药物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对药物结构与光谱特征相关性作探讨分析, 研究表明药物的红外谱图指纹特征吸收提供了有关分子结构的有用信息, 为药物分子的结构确定和新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10种有机酸对电子烟中陶瓷雾化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配制不同含量有机酸的电子烟烟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陶瓷雾化芯在加速老化条件下迁移至烟液及气溶胶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评估重金属在该陶瓷芯中的雾化效率及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液、气溶胶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均<10μg/kg、≤0.055μg/100口;不同类型和含量的有机酸对重金属的迁移影响不一,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乙酸对金属元素的迁移影响相对较大。各元素在气溶胶中的雾化效率为21.2%~45.9%。与未添加有机酸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柠檬酸、乳酸、乙酸、苯甲酸、苹果酸对气溶胶中Ni含量提升有显著影响(P<0.05),柠檬酸对气溶胶中Cu含量提升有显著影响,5种酸对其他元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评估电子烟烟液及气溶胶中有机酸对陶瓷芯的重金属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