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数理化   2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复合氧化物LaMn1-xFexO3(x=0-1)的XPS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XPS方法研究了具有ABO3结构的LaMn1-xFexO3(x=0-1)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能、表面组成和吸附氧种.样品经还原和再氧化处理后,Mn2p和Fe2p结合能的变化对Fe和Mn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提供了明显的证据.可表示如下:Me4++Fe(3-δ)→Mn(4-δ)++Fe3+通过计算机用三种氧物种(OⅠ,OⅡ和OⅢ)对O1s峰进行拟合,确定了每种氧物种的状态.同时,以氧物种含量随还原、再氧化的变化,确定了发生在表面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同OⅠ和OⅡ吸附氧物种有关.在此基础上,对吸附位与氧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2.
报导了表面相Li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作用。应用XRD,SEM,ESR及IR-PAS等技术对Li-Mn-Mg-O催化剂体系表面相的组成、结构及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C_2产物的生成量同表面相Li的含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发现含Li催化剂的失活同表面相Li的流失有密切的关系。表面Li的流失可借助体相Li在适当温度下扩散得到补充,但这种补充也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几种配位体(环烷酸盐、硬脂酸盐、乙酰丙酮盐)对铈离子催化作用的影响。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的反应级数几乎是相同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2、17.0、10.2仟卡/克分子;对乙苯的反应级致为1。实验结果指出,反应的诱导期与催化剂、催化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发现铈离子在诱导期结束后才发生价态变化,诱导期倒数与温度倒致成直线关系,由此求得的活化能与由阿累尼斯方程求得的相同。实验结果支持了络合-链锁机理。  相似文献   
84.
Mixed oxides Ln2CuO4±λ(Ln=La,Pr,Nd,Sm,Gd) with K2NiF4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with XRD and IR spectra.Meanwhile,the average valence of Cu ions and non stoichiometric oxygen (λ)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chemical analyses.Cataly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mixed oxides in the phenol hydroxylation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catalysis of these mixed oxides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ir 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Substitution of A site atom in Ln2CuO4λ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n eatalysis in the phenol hydroxylation.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细胞色素C溶液的同步荧光光谱和电化学性质随加入的脲的浓度而发生的变化,发现随着脲浓度的增加,细胞色素c分子在溶液中发生降聚、细胞色素c分子中卟啉环对溶剂暴露程度的增加和卟啉环上Fe-S键的断裂等过程和相应的电化学行为的变化.提出细胞色素c在金属电极上电化学反应不可逆可能是在较浓细胞色素c的溶液中,其分子大都以电化学活性较差的多聚体的形式存在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6.
在相转移条件下研究了由Na_2HPW_(12)O_(40)(简写为PW_(12))催化的H_2O_2分解反应动力学。相转移催化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与H_2O_2作用生成的含活性氧的中间化合物,在CHCl_3中溶解度很大但不稳定,可分解放出氧气。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相反应的特点,提出了反应机理,首次推导出其反应动力学方程,并验证了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K_7PW_(11)O_(39)·xH_2O(简写为PW_(11)),K_5PW_(11)ZO_(39)·xH_2O(Z=Mn~(Ⅱ),Co~(Ⅱ),简写为PW_(11)Mn,PW_(11)Co)和Dawso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H_6P_2W_(18)O_(62)·xH_2O及其钾盐K_6P_2W_(18)O_(62)·xH_2O(简写为P_2W_(18)和K_(10)P_2W_(17)O_(61)·xH_20(简写为P_2W_(17)),K_8P_2W_(17)ZO_(61)·xH_2O(Z=Mn~(Ⅱ),Co_(Ⅱ),简写为P_2W_(17)Mn,P_2W_(17)Co)。用热差热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等技术对这类杂多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其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张岱山  吴越 《催化学报》1983,4(2):83-90
由金属酞菁(主要是铁酞菁)、抗坏血酸、氧构成的单加氧酶P-450新模拟体系,对苯的羟化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实验证明,含氮大环配位体——酞菁和一般的含氮配位体相比,对中心金属离子的活化作用特别明显。根据电子光谱数据,发现由Fe~(2+)、抗坏血酸与适当配位体形成中间三元络合物是氧活化的重要步骤。据此,对其中抗坏血酸的作用以及形成中间双氧络合物的可能途径作了理论上和实验上的阐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苯羟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oO_3/酚醛树脂前驱体,然后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处理,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核壳MoOx/C微球。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分析表明,该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单斜相MoO_2、正交晶系MoO_3和碳。树脂在空气中的煅烧碳化将MoO_3/酚醛树脂前驱体中的六方晶系的MoO_3还原为单斜相MoO_2。其中少量的MoO_2会在空气中重新被氧化成正交晶系的MoO_3,形成了MoO_2/MoO_3异质结构。在这一系列反应的综合作用下,形成这种表面有裂纹的核壳MoOx/C微球复合材料。将该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循环稳定性高、倍率性能好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次之后,可逆容量达640.6 mAh·g-1。  相似文献   
90.
提出一种根据环境温度变化量补偿红外光谱仪系统输出灰度值的辐射定标方法。首先分析了在辐射定标和测量过程中红外光谱仪系统输出灰度值漂移的原因,推导出漂移变化量和环境温度辐射度变化量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自主研发的非制冷型长波红外光栅光谱仪进行辐射定标实验,确定了实验室辐射定标方程和环境温度改变后通过补偿得到的辐射定标方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利用补偿后的辐射定标方程进行辐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漂移补偿可使光谱仪系统输出灰度值误差明显减小,其误差不超过2.4%,显著提高了非制冷型长波红外光谱仪对红外辐射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